這可能是所有三十六個先天大道中最平淡,最枯燥,最無趣,毫無觀賞性的資格競爭。
數十名道人個個凝神盤坐,垂目觀心,沒有一絲殺戮氣,盡皆悲天憫人菩薩心,天空碧藍如洗,祥云瑞兆隱生,蜂鳥嘻戲盤旋圍繞,仿佛道德碑上已成為了人間天堂,鳥獸樂園。
不管怎么說,心中的道德有幾分是誰也不知道,但表現出來的,卻是個個高尚,人人雅潔。
沒有觀眾,不僅是這一次,而是歷來如此。
怎么比?其實很簡單,大家都在道德碑上聚集,然后各自斂去精炁神,重歸凡人之身,根據道德碑對每個人的秤量,身體越輕的飄的越高,身體越重的沉的越低,
道德碑下,沒人做的了假,想靠法力來控制身體根本不可行,又何稱道德?道德碑明辨之下,又如何進得去?
這樣的競爭方法,速度很快,僧團打開道德空間,眾人立刻就開始了升降,留在下面的有些尷尬,往上飄的面露微笑。
不到一刻,結果已定,出乎賈國僧團意料,高高在上的第一人,竟然是那個殺胚外來客!
這就讓人很是不解,這樣的人,他的所謂道德表現在哪里呢?
僧人們很小心,再次檢查道德碑的運轉,好像也沒什么異常?于是也不耽誤,隨即打開通道,以供眾人進入。
道德無分高下,重量有輕有重,起碼在這里,沒人認為自己的道德就在他人之下,所以也不存在讓德高者先走的情況,李績飄的最高,離的最遠,所以當他下來時,其他八人已經沒如碑中不見。
緩緩靠近道德碑,他能感覺到碑中傳來的那一絲親切之意,仿佛在歡迎他的到來,
以手撫碑,嘆了口氣,
“道昭一切,厚德載之,先有德之厚,才有道之重,孰先孰后?
宇宙初分,有道始而無德出?何以承之?凡俗世界,道不在而德廣存,又載何物?
人當先有私德,再有大道之德,孰輕孰重?
以私德替代眾生之德,誰能載之?誰能承之?
貧道德淺,既做不到以私德替眾德,也做不道以眾德為已任,故此,此碑不進也罷!”
話音既落,不羈而去,轉眼之間消失在眾人的感知中,留下一片嘆息聲。
僧團之中,為首僧人點點頭,顧左右言道:
“我不知道此人道德到底如何,但這份自知之明,卻是無人能及!”
……這是李績最后的決定,在他升到所有參加競爭修士中的最高點時,一種道德天下,俯瞰眾生的感覺油然而生……警醒之下,斷然逆向操作,放棄進入道德碑的資格,這次放棄,可不單是僅只這一次,而是永遠放棄!
他能感覺到,在他表明心跡后,和道德碑之間的那一絲親近之感已是蕩然無存,當然,也談不上惡劣印象,只是形同路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