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淺姑娘,你們剛剛在寫什么?”林瑯更好奇了。
秀兒一臉得意道:“我家小姐,白天就在想接下來該如何掙銀子,這不,剛到你家,就開始動筆做計劃了。”
“多嘴。”
慕容淺淺訓斥一聲。
秀兒吐了吐舌頭,將那張紙交到她手中,便站在身后不做聲了,
從秀兒的手中接過那張滿是字跡的紙張,慕容淺淺一臉興奮。
“本來,我早就已經為下半年的生意做準備了,不過最近出了這么多事,現在又要重新開始,我有些想法,可手頭上的資金不夠。”
慕容淺淺輕聲道:“我家在城內的產業都被查封了,銀錢也拿不出來,不過在秀兒名下還有些宅子和店鋪,另外我在別的錢莊預存了二十萬兩備用金,再加上林大人的二十萬兩銀票,啟動資金就沒問題了。”
然后,慕容淺淺將手中的紙張交到了林瑯手中。
“上面是我的一些想法,你現在是合伙人,應該看看。”
林瑯接過來一看,頓時就眼前一亮。
身后的秀兒輕聲解釋道:“入冬后,除去官府和皇城有柴碳司負責,天京百姓每日的木炭消耗量大約在一百車,干柴的消耗量大約在五百車,前些日子你讓益州的青壯在山河關外砍伐樹木,除了圓木、整木之外,我家小姐低價包下了所有干柴,就地燒制木炭,很快就能運抵天京城外。”
慕容淺淺柔聲道:“這樣下來,大約能產生三千車的木炭,還有三個月入冬,秀兒,記得吩咐城外劉家莊的大掌柜,再多囤三千車木炭。”
秀兒輕聲提醒道:“小姐,去年還有一千車沒用完呢。”
“無妨,今年天京城的木炭,咱們至少能可以吃下三分之二的份額。”
利用現成的木材資源,制造木炭囤積起來,以備入冬后出售,算是一記妙手。
現成的木材,幾乎不用花錢,可是燒制木炭之后,價值就可觀了。
林瑯曾經看過一些古籍記載,在古時候,過冬是一件很耗費銀錢的事情。
在華夏古時候,起初人們只將棉花作為觀賞植物,并未認識到它的經濟價值,一直到元朝才漸漸推廣起來。
沒有棉花,人們穿什么?
一般人家只能穿麻布衣服,有錢人才能穿皮毛衣服,貴族才買得起貂皮這種高檔貨。
可麻布衣服透風,保暖性不佳,對于大部分老百姓來說,冬天是很痛苦的。
到了冬天,一般人家只能燒干柴取暖,稍富裕的才燒的起木炭,至于煤炭,這年頭還沒有推廣起來,只有皇家和貴族才用的起。
買不起木炭只能燒柴,燒柴不是去山上砍柴就行了嗎?
對不起,天京城十里范圍內,不要說是砍柴了,連小樹叢都找不到,根本就砍不到柴火。
至于山,幾十里遠,來回一趟就天黑了,砍柴是不現實的。
古時候,入冬之后,天氣越是寒冷,街頭有兩種商販就越是常見。
一種是賣柴火的,一種是賣木炭的。
柴火便宜,天京城外的窮苦人家,專門大老遠的砍柴到城中售賣,一天賺幾個銅板補貼家用,柴火用量最大,但價格低廉。
天京城有錢人多,木炭還是燒的起的,一個冬天下來,用量很可觀。
“淺淺姑娘,這一車木炭值多少錢?按照你的計劃,入冬前你要囤夠六千車木炭?這要需要多少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