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他們的君王率文武百官出城十里相迎,這是何等的恩寵
“勇士們,進城”
三呼萬歲過后,負責掌管禮儀、祭祀、獻俘的英國公張之極,揮手說道。
獻俘闕下,重點是要京城的百姓看到,而不是在這里喊空話。
崇禎皇帝帶著文武百官首先回城,一路上都是百姓的歡呼聲和陛下萬歲的聲音,比過年還熱鬧。
尤其是當勇衛營將士押解著被折磨得奄奄一息的三十建奴進入城中,現場的氣氛更是達到了鼎沸的程度。
高樓屋宇、茶坊、酒肆、公廨等一切居高臨下的地方,都擠滿了興高采烈的大明京城百姓。
活捉建奴的貝勒,老奴努爾哈赤的兒子,這在大明尚屬首次。
多解氣啊
“天殺的建奴,長得跟野人一般丑陋”
“可不是嘛,那辮子跟老鼠尾似的。”
“打死他”
“朝廷哪能饒得了這些畜生
阿巴泰木然地移動著腳步,對一路謾罵充耳不聞,他知道狗命難逃,大明朝廷不可能放過他們。
現在,只不過是如何一個死法而已了。
縱使順天府張榜規定不得投擲物件。
還有衙役、五城兵馬司將士在場維持秩序,可是京城百姓還是用爛菜葉、雞蛋、石頭砸向阿巴泰和三十個牛錄、章京。
長年以來對建奴的仇恨和恐懼,在這一刻,都得到了宣泄。
而當黃得功、周遇吉、孫應元三人率將士們經過時,百姓們又紛紛稱贊。
“威武之師”
“勇衛營萬歲”
并且一路跟在隊伍身后,朝午門緩緩前行。
國人愛看熱鬧的嗜好,千古皆然
隊伍臨近午門,早一步到場的張之極,指揮禮部鼓樂響起。
十六人輪番敲打的幾面巨鼓,依著特有的節奏響起,更是讓人熱血沸騰,仿佛回到金戈鐵馬的戰場。
鼓畢,兵部尚書楊嗣昌宣讀陳奇瑜撰寫的告捷露布。
在洋洋灑灑念完之后,英國公張之極喝道“獻俘”
午門徐徐拉開,崇禎皇帝在萬眾矚目中,笑意盎然在大纛底下的龍椅坐定。
黃得功三人率著將士把阿巴泰等三十建奴押上來,令其跪下。
不過他們顯然都心存死志,掙扎著不肯朝崇禎皇帝跪下。
只不過,這就由不得他們了。
勇衛營將士用刀柄狠狠地敲打他們膝蓋,迫使一個個乖乖滴跪倒在地,緊接著又抓著他們丑陋的金錢鼠辮,試圖讓崇禎皇帝看清他們的臉。
“陛下,這個是建奴貝勒阿巴泰,這個是章京杰布”
黃得功似乎還想介紹建奴的身份,崇禎皇帝笑笑擺擺手,沒興趣。
又不是多爾袞、皇太極
一個貝勒而已。
都是死人了
主持獻俘典禮的張之極問道“陛下,如何處置”
諸卿,時間來不及,一個小時內修改完畢,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