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欲人屠我,便是我屠人。
如此看來,只有御駕親征拼老命了!”
幽暗中,思慮許久的朱大常雙眸閃過一絲狠辣,終于拿定注意。
沒辦法,熟悉明末歷史的朱大常知道,不拼命是真不行嘍!
歷史上,此次建奴入侵長達六個月之久,乃建奴第四次入寇大明。
他們蹂躪京畿、河北、山東地區,轉戰二千余里,破七十余城,所過之處燒殺劫掠,十室九空,哀鴻遍野。
最終,他們斬吳阿衡、盧象升兩位總督并滅天啟帝師孫承宗滿門,而且還攻克濟南府生擒德王,俘獲人畜共計四十六萬二千余,金銀、糧食等戰略物資無數。
此戰,建奴達成出乎意料的戰略目標,對大明王朝進行了狠狠的打擊,乃歷次入寇中收獲最大,破壞性最強的一次。
而大明遭此重創后,自此走向涼涼倒計時,再也無力回天。
一直到崇禎十七年三月,崇禎皇帝自桂東南枝,大明王朝轟然倒塌,只不過短短的五年時間。
也就是說,如果不能有所改變,留給朱大常的時間不多了。
哪怕是穿越人士,哪怕多了幾百年經驗見識,可有一點相同的:失去了軍心、民心,失去了帝王的威望,其它的全是扯淡。
有一句話說得好,人心散了,隊伍就不好帶了。
如果朱大常不想和崇禎皇帝一樣上樹吊死,不想大明徹底涼涼,那么御駕親征并且成功,無疑是最為有效的辦法。
因為,只有他才能最大程度地整合大明的部分實力,協調各處軍隊齊心作戰,約束各方將領不得擅自潛逃避戰。
而且,最關鍵的是可以迅速凝聚軍心民心,振奮士氣提高自身威望,有利于接下來的種種安排布局。
長呼一口氣,朱大常的雙眸逐漸堅定起來。
在條件及其不成熟的情況下,一來就做出如此決絕的決定,實屬情非得已。
這一仗,注定血流成河,尸骸如山,震驚大明天下。
這其中,也許將有一個不朽的傳奇誕生,可或許也是一曲壯烈悲歌。
畢竟,戰場兇危,一切皆有可能。
但是,不管結果如何,朱大常卻無悔他的選擇。
身為漢家人,死為漢家鬼,終生無悔入華夏!
一個人或者一個民族,在一些緊要關頭,必然要面對生與死的抉擇,血與火的考驗。
他覺得,在國家在民族面前,任何人都可以犧牲,哪怕是一國之君?
更何況,他原本只是一介布衣一個冒牌貨,又哪有那么矯情那么惜命?
反正不管怎么說,既然他穿越成了崇禎皇帝,那么只有戰死的崇禎皇帝,絕沒有吊死的崇禎皇帝。
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哪有那么多瞎逼逼?
再說了,何謂危機?
不就是危險在前,機會在后。
危險渡過了,機會自然也就來了。
倘若御駕親征能夠勝利歸來,他就能挾大勝之威,放開手腳為大明來一次大手術,清除毒瘤,逆天改命。
朱大常可是非常清楚的知道,他的對手可不僅僅是一個建奴啊!
缺糧少餉,內憂外患,天災**,這六個禍害一個比一個難對付。
說實話,崇禎皇帝不好當啊!
看輕了生死,做出了決定,理順了思路,朱大常的心情陡然輕松下來。
來到銅鏡前,望著鏡中雙鬢間的那幾縷白發,他一臉認真的說道:
“崇禎大兄弟,放心走吧,祝你天堂安好!此戰若勝利歸來,千古一帝的名分朕一定給你掙來。”
此舉,既是承諾,也意味著皇位順利交接。
很快,東暖閣里就響起舒暢的大笑聲。
只是,他是高興了,得意了,人飄了,可有人卻是嚇壞了。
“皇爺……”
驀然,暖閣的門被推開,一聲倉促而惶急的喊叫聲,伴隨著一道肥胖的身影匆匆闖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