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1984年,對于民營企業有所了解的人,都會把該年稱為民營企業的元年。
這一年,下海是最時髦的詞匯,以至于有人用「全民經商潮」來形容。
后世,許多媒體都會將滿門忠烈的電腦公司,靠著搞來車皮完成發家的這時還叫現代儀器銷售中心的完科房地產,并稱為民營企業的代表。
而在事實上,這些代表在成立的初期,全部都屬于國有企業,要么像前者一樣掛靠在科學院,要么像后者掛靠在商貿局下,隨著后續企改的股權轉移變為股份制公司。
當然,這不是說該年度民營企業元年的稱號有誤,因為就在這年將要過完的11月份,真正意義上的民營公司,也是共和國改革開放后的第一張私營企業營業執照所有者「大聯光彩實業公司」拿到了它的出生證。
光彩實業公司,名字很大,畢竟有實業這個說法,猛一看肯定會以為是生產制造類企業,其實是家專門給人拍照的照相館。
由于有著楊家老爺子的記憶幫助,楊蕾很快就通過政務院的熟人,拿到了關于這家公司獲批的消息,只感覺自己的任務快要完成時,不想就被人潑了盆涼水「只是人家那公司是和外資合作,上面才看著能吸引來外匯才批準的,你這個真想要辦下來,還得讓你家老爺子出面才行。」
「好,謝了姐們,我現在就去東來順訂個鍋子,咱們中午邊吃邊聊。」
心中有些涼的楊蕾卻沒氣餒,笑瞇瞇的隨口約了頓午飯,便挎著包出了有些寂靜的辦公室,將水泥地面踩的噠噠噠出了小樓。
出于謹慎的原因,楊蕾跑來打聽消息時,并未實話實說的是給人打工,而是打著自己想要開公司的名義,于是人家按照正常邏輯去指點,這也在預料之中。
畢竟,這會兒滿大街都是下海創業的報道,好像只要一個猛子扎下去,那公司和錢就滾滾而來了。
當然,現在能夠搞到公司介紹信的,還真或多或少的有些錢。
再加上楊家的身份加持,楊蕾便沒怎么費勁就拿到了想要的結果公司可以辦,但是需要費點勁。
至于后面指點的需要外匯,甚至需要找到老爺子出馬,她是壓根沒往心里去。
因為,楊蕾很清楚什么叫公私之分,飛快到了小樓前的停車處拉開車門,頂著明里暗里不知多少雙眼睛,開著掛了黑牌的豐田緩緩到了門口,不想就見一輛紅旗正從外邊進來,只看車牌她便踩下了剎車。
很快,掛著窗簾的紅旗和豐田車錯身而過,楊蕾雖然沒看到里面坐著的人,卻也因著車牌的號碼猜出了是誰,伸著粉紅小舌尖舔過紅唇,熟練的發動車子正要走,門口保衛室里已經竄出了個士兵,小跑著到旁邊后看過車窗上的通行證,便轉身回了保衛室。
只感郁悶的楊蕾踩著油門開出大門,便在圍著天街轉了大半圈后上了車站前街,通過站前東街的車庫入口進了鄭園,發現何成正要走「郝運回來了嗎」
「回來了,正在上面看電影。」
何成搖下車窗說過,楊蕾便點點頭轉身進了旁邊電梯,瞅著合上的門醒悟到應該問他建國在哪,只是這會兒電梯已經開始運行,就在停下后看著出現在門口的戈登,開口道「boss的感冒好了吧」
「已經康復了,請隨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