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就算了吧?”
“我還得趕著培訓結束前多賺點錢——”
“——”
原本安靜的教室里頓時響起了陣嗡嗡聲,鄭建國也就知道這個提議算是泡湯了,實際上他是在中午回到家里時,才知道即便是本瑟姆說服了全班,他也是參加不了的節奏。
陶野已經說起了第十四屆歐洲生物科學聯合會會議舉行的日期:“3月26日到4月3日在不列顛舉行,爵士想邀請你去做關于PCR技術的報告。”
鄭建國沖著正端了鍋湯的范萍打過招呼,葉敏德和吉施履已經去了不列顛協助安德魯爵士開展第一號染色體的基因分析,這邊就剩下了陶野帶著幾個新來的研究生繼續啃資料,這會兒正直午飯時分大家都在。
于是鄭建國在和幾人點頭致意過,轉過頭來看向了陶野:“我3月26號和27號要代表哈佛大學參加物理學會議,陶姐你要是沒什么事兒的話,這個生物科學聯合會會議就由你代表了。
我想安德魯爵士的目的,應該是幫助咱們把PCR介紹給歐洲科學家們,可以認為是幫助咱們擴大PCR在歐洲生物學界的影響力,只是我要參加的這個會也很重要。”
STM的論文已經寄出去3個月了,可到現在還沒有通過審核也沒有打回來,盲猜下是還不知道轉到哪位大佬手里中去了。
論文沒消息,哈佛大學的物理教授費舍爾便不準備繼續等下去了,打算直接在這次美利堅物理學會會議上做主題報告,這也是先前給他打過招呼,務必要安排出時間出席的原因。
只是對鄭建國來說,卻沒想到安德魯爵士搭了個梯子過來,要把PCR技術正式介紹給歐洲的科學家們,不說用心是什么,他都是要感恩承情念好的。
然而現實是經過這仨月的回憶,鄭建國已經隱約感覺STM在科學相關領域,應該是和PCR技術不相上下的新應用,因為論文中出現的長度單位納米這個詞,在他記憶中可以關聯到納米技術。
PCR技術是直接重新定義了生物學不假,可納米技術更是代表著人類第一次觸及到了微觀世界。
以鄭建國這會兒的直覺來說,他隱約察覺到STM在觀察納米尺度世界時,也能夠做到移動單個原子的程度,也就是代表著納米技術的出現。
鄭建國單從上輩子記憶里面鋪天蓋地的媒體報道就可以確認,STM這個應用也得是個諾獎才行,那么與已經出現并且成為熱點的PCR相比,這次物理學會上關于STM的主題報告重要性就大多了。
當然,考慮到這會兒論文還沒發出來,鄭建國是點了點頭道:“現在不方便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