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認朱由檢當皇帝時,大明已經以四十五度坡度下加速再加速,可大明社稷到了朱由檢手里的時候,并未像宋徽宗直接讓位給宋欽宗般大廈將傾,可事實就是朱由檢登基后十幾年時間,明朝滅亡。
朱由檢有能力嗎?
以前的時候,包括上輩子里過了一世的鄭建國,也認為這個皇帝是個好皇帝,只是接手的攤子實在是太爛了,內有天災人禍外有強敵環繞,撐不下去也是當然的。
可坐擁億萬財富一年多時間后,鄭建國便不那么認為了,這貨上了臺后心態上沒有完成臣子到帝王的轉變,面對著朝政還是以沒有登基前對于手下人的認知去處理。
只有那些嘴皮子一流的文官們是臣子,魏忠賢這條狗就不是大明皇帝的臣子了?
文官犯錯都需要考量考量再去處理,而生死就在皇帝一念間的內官魏忠賢,就必須要如臨大敵的去處死了?
所以在鄭建國看來,破壞規則的遠比要沒有能力的人可怕的多,就像是一輛車跑上幾十萬公里出現毛病很正常,但是你不能嫌棄腳剎踏板踩起來太費勁給用千斤頂別住,而朱由檢何止是把腳剎給別住,那是連方向盤都給扔了。
特別是當鄭建國想起即將要走上巔峰的毛熊,隨著地圖同志的一通操作下來直接嗝屁涼涼,便感覺這貨可以和朱由檢拜把子了,就是不知道誰是老大?
有了這么個認知,鄭建國便發現了打擊破壞規則的人是有著不少的好處,第一條就是讓親兒子們閉嘴,第二條就是讓媳婦和老爹老娘來找自己念緊箍咒,第三條是親兒子再干不好,大耳刮子抽過去也沒人會說你揍的不對,第四條就是給破壞規則越線的孩子緊緊皮,第五條是清理下帶壞親兒子們和野孩子們的手下,第六條便是到時再照顧野孩子們就沒話可說了。
當然,這會兒鄭建國雖然看破了卻不敢說破,而是考慮著能不能在某些地方做下努力:“即便是將來電廠產能過剩——”
鄭建國的話當然是在扯淡,別說是像他這樣的60后了,便是上了點年紀的80后都無法忘卻整個八十年代里的頻繁停電,特別是在過了這兩年時間后,全國經濟形勢一片向好的發現電不夠用了。
最為明顯的就是連齊省這個半農業半工業的大省,一到三夏時期便會為了保證農忙進行限電,許多高初中生晚上一聽說要停電是不知多歡快。
也就不要說放暑假的7月8月里面,停電次數不說天天見吧,隔三差五的總要露個臉。
還產能過剩?
某個集團都是自己建了配套的火電廠。
只是這個話說給趙亮亮聽就有些不合適了,他很想說我是個什么人,你和我說這個事兒,我連個電線桿子的審批權都沒有,你和我扯電廠?
好在,趙亮亮這次過來的目的就是看這家伙有沒有牢騷,現在發現沒有出現自己擔心的情況,語氣也就輕松了不少:“你這是想在齊省建個醫科大學和醫院之外,打算再整個電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