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1981年的時候,北上廣的人均房屋住宅面積不會超過5平米,有些家庭更是全家三代七八口人,擠在不到20平米的弄堂里。
至于大齡青年結婚時,那是能租到房子就算運氣不錯了,至于分房子則要等到他們工作二十年左右才行,要么就擁有大學文憑。
至于說結婚要買房子?!
還特么的不買房子不結婚?!
做夢都沒人敢這么想!!
那么這個時候誰敢想會有人幾百套的買?
鄭建國雖然不知道未來二環內的價格會漲到多少,可他知道這會兒能買下就不會虧。
真想躺成千億富豪,直接撿二環內的房子買買買就可以了,這原本就是他才重生那會兒的理想。
而且,有助于之前和裴聿銘的相識,鄭建國在談起請他回國搞博物館時,就知道了這位老人早在他考上齊省醫學院時,就為保證二環內的天際線向上面提出了建言。
特別是擁有近六百年的紫禁城附近,老人更是明確表明了關于天際線不容破壞的態度,所以也就意味著從廣場上眺目遠望,絕對不會出現45米以上的高樓大廈。
這雖然制約了二環內房地產的大規模發展,可也從側面抬高了現有建筑在未來的價格基礎。
不讓建高樓了,那就只能多占地的去建了,可是二環內就這么點地方——于是價格也就上去了。
當然,鄭建國并不知道隨著時間的發展,裴聿銘的這個建議也只保證了在紫禁城為中心的兩側不會出現高層,隨著時間從廣場往南就開發了不少項目,站在萬春亭向東便可以看到大堆建筑群。
想到這里,心中遲疑著是不是趁著現在便宜繼續買買買的鄭建國,才按照約定時間給郝漢打過去電話時,便聽這貨張嘴禿嚕了個消息:“建國,我給你把柳罐胡同到車站東街的地方都買下來了——”
郝漢的聲音里透著股顯擺,以至于鄭建國是把嗓子眼讓郭懷懷接電話的聲音咽了回去,才醒悟到這貨是說了什么:“也就是說從建國門內大街往南,到車站東街的東裱褙胡同兩側,都買下來了?”
郝漢直覺這個聲音好像不是很高興的樣子:“是啊,我聽郝運說你想多買點四合院,正好我最近認識了東城區房管所的所長,往那邊都是他們管著的,人已經拿了錢被安排到后南倉去住了——”
鄭建國有些蒙,他這邊還在遲疑著要不要繼續買了,這貨就直接把整個片區給買了下來,原本東裱褙往北地塊就差不多是個100乘以180的平方,現在直接買到了火車站東街,少說又增加了100乘以150的面積:“從建國門內大街到火車站東街有多遠?”
郝漢聲音輕快:“378米,我買下來后就量完了,不過花了180萬,我想著你不差錢,最后有幾家撒潑打滾的,我怕給你造成不好的影響,就多給了他們兩家8000塊。”
原來的地塊花了是150萬,鄭建國是聽郝運報過賬,這次又花了180萬,看著比上次多了不少,可對他來說錢不是大問題。
再說了二環內37800平米的地塊花了320萬,平均下來每平米不到80塊,哦,這是可以換成美元的外匯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