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主席一看金曼成這表情就知道他和自己剛見到成余暉時候一樣,把成余暉當成中年人了:“你個老不正經的,余暉才17歲,就是長得老成,還沒正式出道呢!”
簡單閑聊之后,金曼成了解了成余暉的大致情況:“好說,好說,小伙子水平怎么樣?都會什么語言?”
成余暉把自己會的語言簡單的說了下,聽到成余暉說自己會這么多種語言,金曼成有些有些不太高興,他覺得成余暉在說大話。
最近這些年的年輕人總愛說一些大話,驕傲自大的樣子讓老人們常常不滿的說世道變了。
李主席也覺得成余暉冒失了,雖然迫切的想展現自己的能力可以理解,但是說大話、吹牛皮可就真的會讓人反感的,一個人怎么能會那么多語言呢?
超出常理,那就需要用實力打破偏見。
成余暉早就發現了和金曼成對弈的老人不是本國人,他的裝束很明顯是一名重視傳統的華人,穿著長褂,看樣子還是個老拳師,身上練拳的痕跡太明顯了。
“老先生,您好,您是哪里人?”成余暉先是用普通話試探著問了一句。
“你這官話說的真好,現在都叫普通話了。老朽祖籍河南,可惜說話都沒有家鄉味了。”老先生說話口音有些別扭,普通話不普通話,夾雜著一些粵語發音。
“那您這是住在廣東這邊還是香港這邊?”成余暉換成粵語和老人對話。
老先生笑了笑,說粵語就說的很順溜了:“老朽姓楊名卓,居住香港,是中國香港楊氏太極拳協會的主席,來這邊是推廣養生太極拳的。”
楊老爺子是個太極拳拳師,從小就隨父輩旅居東南亞,后定居香港,是正宗的楊氏太極拳傳人,來這邊看老朋友金曼成,同時也是要在韓國出版《楊氏養生太極拳》。
金曼成一看成余暉和楊卓的對話十分順利,就收起了不滿和偏見,暗自愧疚,這么大年紀還犯年輕人的錯誤,人家有沒有本事一試便知,何必因為偏見看輕年輕人。
轉頭指使坐在邊上的兒子找幾個在出版社編輯部供職的會不同語言,畢業于語言大學的學生上來,真正的試一試成余暉的深淺。
真金向來不怕火煉,成余暉用完美的實力證明了自己不是說大話。
就這樣金曼成給了成余暉一份書稿,讓成余暉帶回去翻譯,一周后拿過來參加競稿。
成余暉是個會內家拳的,和楊卓老先生聊起來那就是真的搔到癢處了,老先生直接向金曼成指明要成余暉來翻譯那本《楊氏養生太極拳》,因為老先生覺得成余暉懂行,絕對能翻譯好。
成余暉反而拒絕了楊卓的好意,倒不是不賺這份錢,只是想要按規矩辦事,和別人競稿,這樣才能讓出版社的人意識到自己的才能,有了對比,價錢才好談的高一點。
說來也有趣,金曼成本身就是一個享譽的翻譯家,但是他不懂內家拳。而楊卓和金曼成是老朋友了,可楊卓是不懂韓語的,兩個人能夠交流靠的是金曼成煙臺口音的漢語以及楊卓滿是粵語強調的普通話。
說來在半島學習漢語的人多數說的都是煙臺方言,這里的華裔多數都是祖籍煙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