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余暉需要在接下來的政治漩渦中攫取足夠的利益,那就需要做一些謀劃。剛剛研究了金手指和自己的能力,大多數都是不能在這個事件上派上用場的,說明最終還得靠自己的經歷與見識來解決問題。
原定的計劃是賺錢以及成名,成余暉早就打算把《最后的勝負》寫成,分成3部,預計一共90萬字,這個故事好在男性讀來熱血,女性讀來深情,加上現在奧運會期間,體育氛圍濃郁,正是出版的好時候。
再有就是三月份的KBS全國歌唱大賽,成余暉可是打算去參加一下,一舉成名,然后出道做歌手的。像這種比賽向來都是全國注目的,李仙姬前幾年在《江邊歌謠祭》用一首《ToJ》火遍全國,更是奠定了實力歌手的地位。
現在需要再添加一個計劃來參與到接下來可能發生的事件,但是還要規避風險。
成余暉現在的能力中能夠參與的也就只有商業和寫作,商業的話,還沒有博弈的資本,只能靠寫作了。
文人手中一支筆,勝卻人間十萬兵,文人的身份與能力恰好適合處理這種事件。
這就要好好思考寫什么了,不再是像《最后的勝負》那樣的商業化寫作了,反而要深邃,要嚴肅,要有文學性,更要雅俗共賞,還要能夠貼合現狀,必須是有時代意義的作品。
想著想著,成余暉想起了一部電影,是郝蕾演的,他向來是把這部電影當作......咳咳,郝蕾真漂亮。
靈感有了,那就開始筆記錄并構思結構。
背景是這個1988的半島政治,奧運會的舉行,導致萬余人被驅逐和集中管理,這些人里就有如同成寶拉一樣的學生運動者,她們經歷了人間幾乎所有的悲慘遭遇。
主角是梨花女子大學的學生,發生地點的話,就圍繞景福宮這個象征著半島的建筑展開。
這樣的話,書名就叫做《景福宮》。
結構的話,開頭先來一首金素月的《金達萊花》,可惜這個世界沒有金素月。
想到這里,成余暉發現自己還沒有筆名,取什么筆名好呢?
成余暉,余暉即晚霞,人間苦行是為行者,
成余暉在《景福宮》和《金達萊花》邊上寫下霞行者,以后成余暉的筆名就叫做霞行者了!
結尾的話,就用日版《夕陽之歌》的歌詞,自己翻譯過來,整體優化一下。
內容深邃的話,那就內核黑、深、殘、性、血腥與暴力,再對比人民的人性光輝“沒錢有罪”事件,最終再以悲劇結尾。
很快這本《景福宮》的框架就出來了,想想《金達萊花》這首詩的地位,以及金達萊花在半島的意義,再看看《夕陽之歌》的這歌詞“離開這座骯臟不堪的城市”,成余暉有些興奮,按捺不住自己如同噴糞一般的靈感,無論如何也想寫個開頭。
“創作任務:完成《景福宮》并出版,可獲得《一天一天》《大長今》《同伊》《李算》《招魂》《銀嬌》以及二胡、奚琴、尺八全技能。”
這時候成東日下班回來,按理說,一般這時候他回來成余暉已經熟睡,他會用手在兒子臉上來一番愛的蹂躪。(成余暉覺得自己老顏很大原因就是老爹的愛撫)
結果成東日看到小兒子成余暉正在奮筆疾書,老爹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成東日根本無法想象他的兒子成余暉正在做一件怎樣驚天動地的大事,甚至成余暉自己都無法想象他東拼西湊、目的不純搞出來的《景福宮》會對這個社會造成怎樣的影響。
成余暉在雪白的稿紙本上寫下第一章第一句:
景福宮外,夕陽下如同染血的金達萊格外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