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的描寫如同夢幻般美好,這是一個傳統與現代化相結合的城市。
景福宮內管弦絲竹,館閣寰宇,說明這里歷史悠久,文明興盛;景福宮外,是女孩的笑容與腰肢,以及奔流的車輛,昭示著人們的**和社會的發展。
美到極致如同《雪國》一般的描寫,卻又有一種詭異的錯位感,讓人讀起來似乎是被一只張開血盆大口的野獸盯著,卻又像是服食了禁藥一般著謎。
女主角也美麗到了極致,有著符合完美道德的品質,更有著仿佛童話故事一般的愛情。
然后接下來在第二章,背叛,愛情的破滅,像是鏡子上的裂紋。
第三章,險些沉淪物欲,初聞慘案而后投身斗爭,卻被鎮壓,在恐懼中堅定,在奔逃中丟掉了優雅,骯臟慌亂如同乞丐。
第四章,抓捕過程,被出賣,然后出賣別人,道德在恐懼中逐漸淪喪,世界觀已經被毀壞。
第五章,集中收押之后,身體靈魂的純潔都一去不返,淪為玩物與行尸走肉,甚至搖尾乞憐。
第六章,盛會展開,有多光鮮就有多黑暗。
第七章,人生盡毀,萬事皆空,20歲的年紀,60歲的滄桑,公道不過是一場丑陋的狂歡。
第八章,景福宮外,夕陽下如同染血的金達萊花.....絕望的人和死去的靈魂游蕩在昏暗里,逝去或沉淪。
最終以《夕陽之歌》結尾,像是抱怨,又像是咒罵,也許僅僅是吶喊。
整本《景福宮》中充滿發展的畸形感,東西方從文化到政治的全方位碰撞,虛榮與現實,對與錯的反思,拷問人性,同時指向奧運會背后的政治波瀾。
女主角越完美,那所有的美就越被摧毀的徹底。
有世界無情的惡,也有自身埋藏的丑,她是女性,是學生,也是所有人的代表,更是這個國家本身。景福宮代表著這片土地,土地上的人,以及土地與人組成的國家。女主角與景福宮以及這個國家三位一體。
————
綱領完善之后,成余暉胸有成竹,寫得十分順暢,連靈魂都融入在整個寫作的過程,完成了兩個章節,接近兩萬字,停筆的時候已經凌晨了。
只看寫完的部分,環境描寫語言華麗幾乎不弱于《雪國》,人物刻畫登峰造極,全文不見鋒銳,無一惡言,內容僅是一場情變,卻讓人看的如從云端飄蕩、欲由心來,然后直墜深海、遍體生寒。
1988年3月1日凌晨,成余暉推開了學習室的門,像是8年前的槍聲劃破暗夜,攪擾了今夜肉食者最后的晚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