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林權澤,這個人倒是沒有被孫徽吸納進圈子,不是他的影響力不夠,主要是這家伙骨子里有點清高和傲氣,老蘿卜哏得很。
金曼成和林權澤成為朋友的契機,最開始就是這個圈子對他的試探,未果才放棄了年頭,轉而使用其他方式使用他的影響力,對癥下藥。
有的時候人被利用了都不自知,更別說被誰利用了。尤其是像林權澤這種文人性格的家伙,對于政客來說完全可以欺之以方,脾氣在火爆點就再好不過了。
————
徐慶璋的問題暫時算是告一段落,林權澤的《燕山日記》中成余暉的戲份也已經完全殺青。
《最后的勝負》第三部全部完結送到出版社出版了,這部現在熱度已經完全起來了,尤其是第二部發布的時候,最熱血的部分搭配著因為奧運會而高漲的運動熱潮,銷量成倍的提升,然后讀者對書中感情線的關注也大幅度提升,所以成余暉趁熱打鐵把第三部也拿出來出版。
這個月僅《最后的勝負》前兩部的銷量就達到了累計20萬側,成余暉拿到了將近1億的版稅,這錢沒有投入到電影公司也沒拿去擴張暉京食品,兩者暫時都不是擴張階段。
成余暉早就盤算好了,這時期正適合運作股票,一個是三星一個是大宇,先全倉買入三星后續再逐漸增加持股,至于大宇的話,等手里的資金多了也可以囤積一部分。
這時候的大宇屬于擴張期,全國排在第五左右,股價倒不算貴的嚇人,買入完全不吃虧,以后只能是越來越貴,穩賺不虧。
三星的話,在外人開來去年創始人李秉喆去世,整個集團都是動蕩的,新掌舵人李健熙也只能致力于穩住局面。
所以很多股民們在不安中大量拋售手中的股票,但是成余暉卻看中了這個集團的底蘊,趁著這個時候盡可能的買入,畢竟這樣低價的時候可不多了,而且不難發現三星的掌權人也在趁機大量回收股票,都是算計好的。
手頭的雜事都算是告一段落,現在把在成余暉面前的事就剩下把《故園》《景福宮》《江南》翻譯成各種外語版本做個收尾,中文的、日語的、英文的版本基本都翻譯完交付到出版社了,就差一個法語版本的了。
此外,成余暉手頭上的要緊事是就剩下一個《全國歌唱大賽》,雖然半決賽決定唱抒情版的《一天一天》早就準備好了,可是決賽將要演繹的《阿里郎》現在可沒有終版。
《阿里郎》是半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不止一種調子,甚至可以說一個地方一個版本,各有風格。
而成余暉想要演繹的《阿里郎》則需兼容并蓄、抒發新意,最主要的是要能使《阿里郎》適合大型表演,這就需要成余暉靠自己的努力去新編《阿里郎》,需要盡快的把《阿里郎》的曲子處理出來,僅剩的一個月時間還確實是有些緊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