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于不著調的東風和尚與面容稚嫩的云漢先生,白發白眉的玄冥道人看起來更靠譜,雖然不是鶴發童顏,但也是道骨仙風。
李風雷和云漢先生盤坐在蒲團上,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天,云漢先生興致勃勃,對李風雷表現出極大感興趣,問出的問題五花八門。
例如你睡覺怎么樣,你對現在生活感覺如何,你覺得封神演義怎么樣?
起初還能對答如流,久而久之問題刁鉆起來,李風雷冷汗淋漓,逐漸招架不住。
玄冥道人端著茶水走了過來,慈祥笑道:“打擾居士了。”
李風雷如釋重負擺脫云漢先生,接過茶杯含笑道:“是我打擾道長清修了。”
玄冥道人笑呵呵道:“不打擾,不打擾,加錢就行。”
一席話頓時將清凈悠揚的氛圍破壞得一干二凈,李風雷頓時愕然,不禁幽幽道:“道長,出家人不該是無為清心,追求大道嗎?!”
玄冥道人抿了一口茶水,瞇起眼睛問道:“什么是大道?”
同道人論道這種事情,李風雷不知道干了多少次,立刻回答:“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
一卷道德經李風雷熟讀于心,不料引來玄冥道人哈哈大笑:“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這是老子的道,不是你的道。”
李風雷一愣,隨即反問道:“可是老子五千言,煌煌道德經……古來道門都在持修老子的大道。”
玄冥道人輕笑一聲:“所以,他們沒有一個成道的。”
“通玄真人文子所撰著的《通玄真經》,沖虛真人列御寇所撰著的《沖虛真經》,南華真人莊周所撰著的《南華真經》,洞靈真人庚桑楚撰著的《洞靈真經》。四大真人才算成道。”
“葛玄仙翁著清凈經,自有一方道理,雖然擺脫不了道德經藩籬,但已經觸類旁通,有一部分自己的道,算得上得道,所謂得道成仙,得道才能成仙。”
李風雷啞口無言,玄冥道人評價的標志太高了,四大真人放在道經中皆是天尊之號,葛玄仙翁更是道門宗師,一脈祖師。
可是又不甘示弱,于是李風雷追問道:“那么道長的大道是什么?!”
玄冥道人豎起兩根手指,悠悠述說道:“先天!”
“大易論天道,恒久而不已;此從后天觀,未究先天始。”
“歷經太極,太素,太始,太初,太易,方能返先天,窺大道。”
李風雷啞然失笑道:“按照道長的說法,你已經成道了。”
玄冥道人頷首道:“這是自然,不單是我,道友也已經成道了。”
“我?成道!”李風雷不敢置信問道:“我怎么可能成道?我連修行都沒修行。”
若是自己已經成道,還尋什么仙?這不是騎驢找驢嗎?!這玄冥道人莫非在戲耍自家?!
玄冥道人大笑一聲:“風雷靈光未通徹,不識本來真面目!”
李風雷又是一陣迷糊。
突然,玄冥道人神色一肅,喝道:“李風雷,想明白生命的意義嗎?想真正的……活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