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眼桌上的照片,父親得救,母親卻死于兇殺,也導致自己和母親的合照變成了父親和自己的合照。
“媽死了,但就像是剛剛發生的事。”
事情來的太突然,鄧朝還是沒說清楚。
張翰宇更迷糊了,不過聽到妻子去世,也立即緊張了起來,一連三個問句。
“你媽死了?剛剛的事?怎么回事?”
“不是,她很多年前就死了,對我來說是很多年前。”
“什么時候?”
“1987年,對于你那邊來說,是一個星期之后。”
“下個星期?”
張翰宇一臉不可置信,“怎么會這樣,到底怎么回事,快告訴我!”
“她被人謀殺了。”
“謀殺,怎么會?”
“爸你聽我說,當時發生了連環殺人案,兇手沒抓到,85年-87年他殺了三名護士。”
鄧朝還沒說完,那邊張翰宇不斷抓著腦袋上的頭發,“我知道,我知道,報紙上有報道,我天天都在擔心你媽,但是......”
鄧朝也打斷了張翰宇的話,“爸,你聽我說爸,我們改變了歷史,但是也釀成了大禍,他原本殺了三個人,但是現在卻變成了十個。”
“怎么...怎么會這樣......”
“我們改變了過去!”
“但是你媽怎么會......”
“因為你沒有在大火中犧牲,你還活著,你的一舉一動都在改變未來,想一想你救火回來之后都干了什么?”
“我...我回來陪你騎了一會自行車,玩了一會足球...然后去醫院找你媽了,但是她沒事啊!”
“這就對了,原本今天你死了,我媽會提前下班回來,但是她還是準時下班,沒有在原本的時間里待在原本的地方。”
......
這場戲還比較麻煩,兩個人的狀態和之前的戲份就不一樣了。
和20年前的父親聯系上了,并且救了他之后,兒子整個人精神好了很多,而且沒有酗酒。
思維邏輯也順暢了,在對話中全程處于一個警察應有的理智之中。
反觀父親,得知原本沒事的妻子會在一個星期之后被害,整個人就處于一種緊張、不安的狀態,多次打斷兒子的話,還時不時地說著“不可能”之類的話。
兩個人都變了,演員習慣了一種人物狀態之后,突然改變的話,再好的演員都需要時間適應。
雖然已經試了很多遍戲,不過這場戲依然還是拍了9遍。
也在接受范圍內,畢竟預期是1:8的配片比,很多鏡頭四五次就過了,偶爾一場戲拍個九遍十遍沒多大問題。
緊接著今天最后一場戲是王千原和鄧朝的打斗戲。
王千原的演技沒問題,李謙前面還問了為什么改名,說是之前拍《五號特工組》,演個漢奸頭目,他費了很多時間培養自己對于這個人物的情感,在私底下為了體驗融入這個角色很難受,由此正好去寺廟,遇到了一位高僧,改了王千原這個名字,心里狀態才恢復好。
就是這么玄乎,誰知道呢。
這場戲拍的也算順利,不過后期要做特效。
也是電影中為數不多的特效。
殺手闖進兒子家里要殺兒子,和20年前殺手闖進父親家里殺父親,在觀眾視角,主觀的時間線里,是同時進行的。
在兒子命懸一線的時候,20年前的父親一刀砍斷了殺手的手掌。
于是20年后,關鍵時刻,兇手的一只手掌就這么在他眼前一點點消失。
得做特效,不過沒什么復雜的。
.......
在懷柔的拍攝持續了24天,完成了所有攝影棚的戲份,緊接著劇組轉到沈陽,拍攝剩下的戲份。
(求推薦票,另外預告一下,星期五中午上架(捂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