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人》口碑倒是很好,但是這種類型的電影,很難讓觀眾去電影院花錢了。
作為警匪片,打斗場面倒是挺激烈的,都趕得上動作片了。
張佳輝扮演的職業殺手一個人赤手空拳在繁華街道打倒四面八方包圍的持槍警察,劫持救護車,和警察謝聽風大戰三百回合,渾然一個打不死的終結者。
謝聽風就更夸張了,車子都被撞報廢了,自己從車里拍拍屁股走出來,舉起槍繼續追兇,被捅了刀子,被打倒后,在地上躺一會,爬起來繼續孤身奮戰。
抗揍能力都快趕得上當初拍的《男兒本色》了。
這四部電影,各有各的賣點,而且能在賀歲檔上映,也有一定的自信。
第二周反而因為排片太少,看起來上座率還可以的樣子,不知情的還以為其中有一兩部黑馬呢。
不過即便新的一周走勢還行,也沒有絲毫幫助,《月球》的排片都已經漲到了75%了,留給他們只剩下25%,四部電影去分。
排片減少了,上座率提高了,院線也不會因為上座率提高而提升排片。
不繼續削排片就不錯了。
小成本不知名電影沒人權,行業就是這樣。
去年《生死頻率》能夠起來,主要還是上映之前就把口碑傳開了,而且市場正好有空檔。
要是等上映之后慢慢口碑發酵,起碼得一個多星期,然后口碑發酵了再準備拷貝、投放,和院線協商排片,又是一個星期過去了。
這就半個月了,那時候盜版也出來了,觀眾一看票房這么點,心里沒譜,大多數還是去看盜版了。
一部500萬票房的片子,和一部5000萬票房的片子,口碑都很好的話,在都不是大場面大片的情況下,都有盜版,肯定是愿意去電影院看5000萬票房的片子的人,多過看500萬票房的片子。
觀眾也是看票房的,票房高了,可能本來沒興趣的,也會被吸引去電影院看看。
......
《月球》依舊在火爆熱映中,周二半價日票房有所提高,拿到了接近1300萬的票房。
票房漲了16%,半價日的威力還是不小的。
別小看了這一點優惠,甚至在一些小城市,周二晚上會比周末還要熱鬧,經常有組團去看電影的。
便宜的東西,向來容易受追捧。
6天9500萬,距離破億只有一步之遙了。
《月球》在網上的熱度也一天比一天高了,各種各樣千奇百怪的想法和問題出現了。
電影吧里有個“試想一下有一天你被告知自己是個克隆人,你會怎么辦”的帖子,一發出來就被置頂,回帖數量暴增。
有觀眾覺得沒有什么,反正還是個人。
有人說會想自殺。
還有人說那就太好了,科技發達到那個地步,生活水平肯定比現在好。
還有人把99年高考的滿分作文《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給節選著抄了進去,迎來一大圈人夸文采好。
還有一些關于克隆人的倫理道德的討論,網友們也煞有其事地聊的火熱,不知道的還以為真的要出現克隆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