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其中發生了任何事,猩猩和人類開戰,99%的人類都恨不得把猩猩都殺干凈。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更何況人和猩猩,完全是兩種生物了。
克隆人,或者說《月球》里的克隆人,叫人造人更合適,從生物學的角度,和人不是一種生物。
但是全世界至今都沒有一個定義,在目前狀況下不可能發生的事,討論起來其實沒有多大意義。
不過,網上還越來越多的人討論這個話題了,甚至有些生物學、心理學、人類學等各個領域的學生、專業人士,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反正事情沒發生,怎么說都行,不會造成任何后果,圖個熱鬧。
有極端一點的觀眾就說,到那時候應該大批量制造克隆人來替代人類工作,通過程序、基因控制他們,所有危險、辛苦的事情都讓他們做,人類只管吃喝玩樂,和管理這些克隆人就行了。
另一個極端,說應該賦予克隆人和普通人一樣的公民身份、社會地位、權利以及義務等等。
......
網上《月球》熱度不減,而在電影市場,票房也繼續高歌猛進。
周五之后,接下來的兩天休息日再次收獲2840萬。
整個第二周,單周拿下8540萬,上映11天,總票房來到了1.569億。
走勢非常堅挺,沒有因為《梅蘭芳》的上映有太大的影響,反而因為只有40%出頭的上座率,上座率和場均人次第一周還要高。
而《梅蘭芳》繼首日1000萬之后,周六只有1180萬,休息日漲幅甚微,周日更是掉到了千萬一下,只剩下860萬了。
三天3040萬,相比這三天《月球》的4090萬,完完全全地被碾壓了。
已經在寧杭路演的李謙,對這個結果也沒有太多的意外。
即便首日之后,媒體對于《梅蘭芳》還是一片夸贊,他也沒有絲毫的擔心。
這是文化部重點支持的電影,內定的沖奧片,待遇當然不一樣。
奧斯卡這個獎項,國內的規矩是,不是奧斯卡把國產電影全挑選一遍,從中挑一個好的,也不是導演自己送片子去評獎,是國家選送,而且只送一部。有些年份還沒送。
基本上就是論資排輩了,張一謀六次沖奧,程凱哥已經兩次了,不過《霸王別姬》是香江選送的。
除此之外,也要看有沒有特殊事件,今年沖奧的就是奧運會紀錄片《筑夢2008》.
這么多年來,國產電影沖奧之旅那是無比艱難啊,上面那些大佬根本猜不透,到底哪樣才是評委們的“華國好電影”。
85年以來,已經嘗試過五種招數了,無一奏效。
最早是賣東方民俗奇觀的,《阿凡提》、《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
靠著京劇唱段、晉西大院、燈籠、東方美人,拿到了一個最佳外語片提名,但是又被國內的文藝工作者大肆批評。
沒拿提名的,沒見他們批評,拿了提名反而一個個都跳出來罵這罵那了,比奧斯卡評委還難伺候。
還有《城南舊事》、《芙蓉鎮》這樣展現苦難里掙扎的國人的電影。
《開國大典》、《孫中山》這樣的主旋律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