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球》這直接把《非誠勿擾》的熱度給搶走了,可讓馬小剛心里不爽了。
《非誠勿擾》首周4天八千萬,比《月球》首周高了差不多900萬,而且第二周三天工作日拿到了4600萬,接下來四天里還有三天假期,第二周單周票房閉著眼睛就能破億了,說不定直接兩周破兩億了。
《月球》兩周1.6億多點,這么大的差距,馬小剛都有種把票房數據甩在李謙臉上的沖動。
讓他好好看看,什么叫橫掃賀歲檔,什么才叫大導演!
按馬小剛的預想,媒體炒作《月球》和《梅蘭芳》的對決,拉李謙來貶低程凱哥,這時候就應該用壓馬小剛去踩李謙。
但是,結果跟預想的完全不一樣。
《非誠勿擾》首日票房比《月球》高一百多萬,首周高900萬,媒體雖然大肆報道了票房大賣的新聞,但是幾乎沒有拿他去踩李謙的新聞。
那幾天,馬小剛有空就看看新聞,硬是沒看到過。
這一幫什么狗屁記者啊,賤不賤啊,那么向著那個李謙,上好的新聞都不來發掘,他們要是來了,馬小剛不介意當著記者的面,再提點提點李謙,教育兩句。
要是讓媒體知道了,心里就估計要鄙視馬小剛了。
媒體雖然沒節操,但又不是制杖,《月球》以3000萬制作成本,拿下2.5億票房,并且專業口碑和觀眾口碑都無可挑剔,還怎么噴?
不過,沒有炒作李謙和馬小剛之間的PK,但是卻拉上了7號上映的《赤壁下》。
《非誠勿擾》這個票房,是沖著年度票房冠軍去的了,正好年冠是《赤壁上》,下部又馬上要上映。
馬小剛很不爽地關掉了新聞,本來還想著先終結了《月球》,然后完勝《赤壁下》。
讓2008年的的賀歲檔,乃至整個2008年國內電影市場,以他馬小剛的大獲全勝而載入華語影史。
但是現在踩不到李謙了,媒體不配合,電影也快下檔了,只能踩一踩吳雨森了。
更可氣的是,媒體不光不拿他來踩李謙,在票房的大賣的情況下,還大肆抨擊了他的《非誠勿擾》。
哪來的道理嘛,票房高了還要挨罵。
這些人,首映、點映的時候笑的跟個二傻子一樣,結果轉頭就來罵他,放下碗就罵娘,一點道德都沒有。
這待遇,和李謙簡直是天差地別了。
暗罵一聲,馬小剛收拾好心情,繼續為電影的宣傳。
既然媒體和影評人罵他,有票房底氣在這,馬小剛在接受采訪的時候,也直接懟了起來。
“這是沒有理由的,就是想拆你,就是想毀你,但是我很高興啊,我的快感就是,他預測你這部電影肯定完蛋的時候,我就用最好的票房來抽他一嘴巴。”
一檔專訪中,馬小剛這樣回應《非誠勿擾》遭影評人集體炮轟。
說這話的時候,他往椅背上輕輕一靠,眼角眉梢帶著毫不掩飾的狂意。
這時候手上再來根煙,就完美了。
在電影院路演,面對女主角舒琪在電影中第三者這個角色,觀眾的質疑,馬小剛也是很直接。
“第三者這個現象,存在即合理嘛,人的感情不能用應該不應該來定奪,感情是難以掌控的。”
這么大膽地支持第三者,讓現場觀眾反應不小,記者們也很激動,又有可以噴他的地方了。
馬小剛心里卻是不屑一顧,有能力你特么也去找小三啊,別找不到在這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