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堅持追更的觀眾,李謙其實漸漸看明白了。
安怡軒是即將開播的《倚天屠龍記》女主角,也是華陽自己的演員,借此機會炒作一番。
那個湯艷作為剛畢業不久的新人,能從華陽的眾多女明星中脫穎而出,出演《集結號》的女主角,肯定是華陽準備力捧的新演員,這也是個炒作的機會,至少短時間內名氣急速上升。
至于戚蔚,是個歌手,還不是華陽的人,八竿子打不著。
李謙也是看不明白,不過緊接著有網友把她的背景信息人肉出來了,說是她和徐幡是什么遠方親戚。
不管真假,反正都是為了炒作。
至于到底是會誰,應該就是那位主持人了,和照片上側臉的相似度太高了。
其她人都是來炒作的,那么多新聞報道她們,而且有了熱度之后也漸漸地開始報道他們即將開播的影視劇和新歌,意圖很明顯。
娛樂圈太復雜了,李謙看的都累,還是陳關西那事簡單直白,小學生都一眼就看明白了。
不過,也確實讓今年的一月份變得比往年更加火爆了,《非誠勿擾》雖然受了點影響,但是票房依然高歌猛進。
第二周的后四天,也就是1號到4號,元旦假期四天拿到7600萬,加上前面三天的4500萬,整個第二周的票房達到了駭人的1.21億。
11天總票房也到了2.01億,破兩億了。
這片子雖然被專業影評人罵了,但確實拍的很有水平。
剩男、剩女、小三、金融危機、地震、戰爭,甚至同性戀,讓整部電影更加貼近生活。
作為喜劇,也做到了情節爆笑,平均5分鐘一次就有一次爆笑場面,馬小剛駕馭喜劇題材的功力沒的說,尤其是葛憂的6段征婚經歷更是經典。
不管是理想中一年一次姓生活,還反問葛憂那事就那么有意思的姓冷淡女,還是懷著孕來相親的準媽媽,被葛憂一句“我買了輛寶馬,你給我插了個奔馳的標,那以后出故障了,是找奔馳還是寶馬呢?”給懟了回去,都讓人笑翻了。
接地氣、夠搞笑,再加上馬小剛的名氣,票房大賣一點都不奇怪。
而且馬小剛這次還做了突破,不再是典型的馬氏喜劇了,沒有了京味,好壞暫且不提,至少這部電影是大獲成功了。
第三周,即便受到緋聞的影響,單周依然拿到了6300萬票房,走勢非常堅挺。
這一周《赤壁下》也上映了,雖然上一部口碑不太好,不過第二部依然是備受期待的。
第一部真正的赤壁之戰根本沒開始,就是鋪墊了一下。
很多觀眾抱著期待精彩的戰爭戲走進電影院,草船借箭、聯軍突襲、火燒赤壁這一場場戰爭戲確實拍出來了,畢竟投資那么高呢。
但是劇情和臺詞一如既往地雷人,跟上部沒多大差別,從頭雷到尾。
第一周票房挺高的,5天9200萬,不過第二周只剩下7500萬了,還不如《月球》第二周高。
依然是一堆嘲諷,這個口碑和數據,加上《非誠勿擾》和《瘋狂的賽車》的夾擊,破三億幾乎可以說是不可能了。
《瘋狂的賽車》緊接著上映,有《瘋狂的石頭》為基礎,黃博出演《月球》之后名氣大增,第一周六天里拿到2550萬,成績相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