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爛片的公司倒閉就倒閉吧,最惡心的就是《鄰家特工》上映的時候不停掉《阿凡達》,到了中影投資的《孔子》上映當天就停,說白了就是為了自己的錢而已。”
“龍叔這次最倒霉,《鄰家特工》我覺得挺好的,但是受影響最大,我打算二刷《大兵小將》,支持龍叔!”
“龍叔這么大年紀了還在拍打戲,必須支持!”
“支持龍叔!”
......
看著熱熱鬧鬧的微博,李謙都覺得挺有意思的。
明明是不知道誰找的人在批評自己,結果伯納把節奏帶到《大兵小將》身上去了,給程龍打起了苦情牌。
不過確實也差不多,《鄰家特工》換個正常的檔期,破億肯定是沒問題的。
這幾年來程龍的電影就沒有九千萬以下的,更何況市場每年都在擴大,這又是動作喜劇,最起碼是及格的動作喜劇。
現在這個票房,頂多就是六七千萬了,無疑是《阿凡達》上映的最大受害者。
至于《孔子》,可沒損失,《阿凡達》空出來的排片大多數被這片子接收了,反而因為《鄰家特工》的失利,而憑空少了一個對手。
說是保護國產電影,主要還是保護《孔子》。
不光投資和宣發成本加起來超過兩個億,而且文化部也很關注這部電影,說是要推動孔子熱、儒學熱在五大洲薪火相傳。
不過保護就保護吧,也無可厚非。
其實李謙難以接受的,還是他們想拿觀眾的愛國熱情去炒作、消費。
國人是很敏感的,有些事情一造勢,就容易群情激奮。
前年的奧運會之前抵制法蘭西的家樂福、LV、香水、雪鐵龍。
05年中關村被堵,多家店鋪下架了霓虹電子產品。
一群人被煽動,立馬動不動就游行。
可笑的是,游行的人手上拿著抵制霓虹產品的橫幅,脖子上掛著個佳能相機。
游行完了去取車,結果發現自己的本田被砸了,蹲在車邊上哇哇大哭。
這種情況,幾十年前就有人想到了,魯迅說過:國民倘沒有智,沒有勇,而單靠一種所謂‘氣’,實在是非常危險的。現在,應該更進而著手于較為堅實的工作了。
國產車做好了,質量、價格都有優勢,誰還去買外國品牌的車。
國產電影好看,觀眾自然就會來看了,不用強行把進口片撤掉。
況且《阿凡達》是卡車司機花了十年時間才制作出來的,別說國產片了,好萊塢大片里也沒有能比的,比不過就比不過,認識到差距又不是什么壞事。
動不動就拿愛國說事,真嘗到甜頭了,干脆下次拍個抗戰片,到處宣傳不看不愛國、不是華國人。
這樣下去,遲早觀眾要對跟愛國有關的電影反感。
就跟情侶之間一樣,女朋友天天問二十句你愛不愛我,一開始還覺得甜蜜,過上幾個月,就是天仙也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