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也不算太嚴重,畢竟電影口碑本身一片大好。
大致看了看,基本上都集中在電影劇情那些太假了的配角上面。
還有攻擊李成功、牛耿這個兩個角色的,咋看之下還挺有道理的。
李成功就是一個通過這一段囧途,完成救贖的人,本身就不是什么好鳥。
牛耿呢,其實很多行為吧,站在李成功的角度來看,這人還真討厭。
擺事實講道理的話,可以說李成功并沒有那么壞,開始王保墻問路,也指了正確的方向,那句2B的嘲諷他也是等王保墻走了之后的,而且這個2B,正常人都會覺得好笑。
火車上發現自己的票是假票之后,也主動把位置讓給了牛耿。
牛耿作為一個打工仔,沒見過世面,他的思維方式和城里人就不一樣,很隨意,所以才會那么任性。
王保墻本身討喜,就弱化這種任性,和李謙記憶里的《泰囧》里那個小舅子就是很好的對比。
但是說這種話沒意義,說一遍就夠了。
又看了一下,微博上有個知名影評人一條影評倒是聽熱門的。
“一個由一群華國演員演出的像是發生在華國的科幻故事。”
什么叫像是在發生在華國的科幻故事。
喜劇還跟科幻扯上邊了。
看下內容。
“整部電影像是一個科幻故事,在一個貌似華國的地方發生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事情。這個故事里,小三是不鬧的,老婆是不介意丈夫不忠的,老師是肯為學生上街乞討的,售票員是可以為了找錢包的失主跑遍所有旅館的,農民被撞了之后是不要錢的……
我相信這里的每一個事件在國內都是可能發生的,但是卻被徐征生搬硬套給湊在了一起,作為一部電影,我建議本片的名字可以改成《感動中華2010精華合集》。
華國現在的輿論政策非常的奇怪,讓人完全摸不著頭腦。社會的黑暗面,丑惡現象,電視新聞是可以報道一部分的,報紙是可以寫的,書店也可以買到書,但是電影不能拍。
華國的電影必須是積極向上的,電影里必須是有好人的,結局必須是好人戰勝壞人的,即使電影里有丑惡現象,最后也一定是得到解決的……我為什么要花幾十塊錢聽你放一個半小時狗屁?”
說來說去,又扯到政府上了。
不過還挺管用,但凡是批評政府的陋習,都能引得一大群人拍手叫好,仿佛這種人就是有良知、不畏強權的人。
又是這種貌似有道理,但是狗屁不通的文章,但是就有一些人吃這一套,跟在后面批評國家,批評政府,批評光電,批評電影行業,指點江山。
點開自己的微博,李謙先去洗了把臉,剛才聚會上喝了點酒,冷鋒一吹,還有點暈乎乎的。
捏了捏手指頭,噼里啪啦就在鍵盤上敲了起來。
“最煩有些人這種裝腔作勢,好像在這里假模假式,憂國憂民的犬儒,去干點實事,別再去找小三去嫖娼,幫助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撿到別人的錢包還給人家,過年陪陪爸媽。
總比在網絡上大放厥詞好的多,看這部電影笑的人對社會的理解不會不如你深刻,宣傳這個社會正面的東西的人的善良不會比你少。
一句話,你們都有病。
只有思想齷齪、黑暗的人,才會總是去想看到黑暗的一面,但是這些人又不長眼睛,《人在囧途》里社會負面的一面,他們就看不到,而是在哪里自顧自地意淫。
光明同樣也可以看到隱藏的社會陰暗,問題牛奶事件下的農場企業破產、工人討薪、動漫產業創新不足、春運問題、底層教育問題、候鳥族的家庭倫理問題、乃至社會中的誠信危機等等。
這些,都是《人在囧途》展現出來的,我們當今社會的頑疾,但是有些人為什么看不到?
大家都在這個社會生活著,對這個社會黑暗的理解,都不比那些只會敲敲鍵盤、翻翻書的人少,但黑暗之中還需要希望,沒有希望的黑暗那多讓人痛不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