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董,您的意思是,我一個人,擠壓了包括華陽、伯納在內的幾大公司的生存空間?”
李謙好像是聽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話。
韓三坪也不惱,笑笑道,“李導誤會了,當然不是那個意思,不過去年賀歲檔,你個人拍攝、監制的三部電影,橫跨整個賀歲檔,可是讓其他公司吃盡了苦頭啊,票房全都不如預期。”
這話倒沒錯,《花木蘭》、《刺陵》、《風云2》票房還沒成本高,《三槍》、《十月圍城》也全都不如預期。
但是,跟我有什么關系?
別人的片子賣不出票房,觀眾不愿意花錢進電影院,還怪他?
難不成是他拿槍指著觀眾,不準他們去看的!
李謙真是難以理解韓三坪的腦回路,不過也不想和他糾結這個話題。
“韓董,那您的意思是?”
“其實你們可以互相合作嘛,避免一些沒有必要的競爭,一下子投拍幾部電影,完全可以吸納其他公司的資源,都是雙贏的選擇,而且互相合作之后,檔期方面也不用擠一堆去了,完全可以商量著來,鬧得都得不到好處,是你們的損失,也是華國電影市場的損失啊。”
“合作?”
李謙又笑了,“韓董,我也不是吃獨食的人,江寧、川西、鄂北、豫南四省光電全部參與了我這幾部電影的投資。”
“呵呵,李導誤會了。”
韓三坪笑笑,“這十年里,華語電影走到如今的情況不容易,我只是不希望國產電影之間自相殘殺,互相合作,互惠互利才是正途啊。”
去年長達五個月的賀歲檔,一眾國產大片全部慘敗收場。
除了《三槍》之后,沒有哪一部古裝大片能夠憑國內票房回本的,就算賣掉海內外各種版權,能收回成本的也是少數。
韓三坪是有大片情結和野心的,大片計劃也是他復興華語電影的重中之重。
前幾年一切都順風順水,一部部古裝大片全都雄踞年度票房榜榜首。
但是這兩年,古裝大片不知道怎么了,突然一下子不靈了。
去年賀歲檔更加明顯,從11月到今年3月,幾乎全軍覆沒。
競爭太大了。
11月《2012》橫空出世,還有大黑馬《超時空同居》。
12月更不用說,《完美的世界》統治了整個12月電影市場。
1月份碰到了《阿凡達》,2月《人在囧途》大賣兩個億,連《大兵小將》、《錦衣衛》都不是對手。
除了《阿凡達》之外,一眾國產古裝大片,全都折在李謙手里了。
李謙也差不多聽明白了,還是把賀歲檔幾部國產大片的失敗歸咎于自己的電影大賣,準備勸自己下半年不要又擠一堆去。
真是搞不懂了,韓三坪為什么對大片如此盲目地癡迷。
“韓董,每個時代應該有每個時代的特色,過去十年里國產電影的特色就是古裝大片,但是新一個十年,市場和觀眾口味已經變了,我們不應該去盲目地相信大片,而是要去發掘更多的新導演,。
我們的觀眾群體越來越年輕化,只有具備更新、更年輕思維和創造力的導演,才能跟得上觀眾的腳步,蘇侖的《超時空同居》、徐征的《人在囧途》就是國內從沒有過的類型,極具創造性,以劇情為主,這是新一代觀眾想看的電影,而不是昨日黃昏的古裝大片,沒有多少人喜歡了。”
聽李謙直接否定了古裝大片,韓三坪臉色有些不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