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了《唐汕大地震》票房紀錄當天,李謙就結束了全國范圍內的宣傳之旅,回到京城了。
票房、熱度、口碑,《我是傳奇》在上映十八天之后已經達到了巔峰,在沒有任何對手的情況下,基本都不用怎么宣傳了。
沒有新片上映,幾部好萊塢大片都是一億左右的體量,完全沒有任何影響,而且,手頭上確實有些事情需要處理。
還有22天就是大年初一了,郭凡的《時間規劃局》就要上映了,但是線上的營銷宣傳還沒有確定下來。
完美影視肯定不行了,宋戈帶走了一半的營銷團隊,池宇鋒接管之后主做電視劇,一心在電影行業發展的杜洋肯定也待不下去。
李謙一直以來的打算,要么重新找個可靠的公司給自己打工,要么干脆收購一家有一定網上宣傳能力的公司。
之前他一直不想自己開公司,擴大工作室的規模,規模一大,事就多,事多就麻煩,費時間。
一年一部電影的高強度拍攝,本身休息的時間就不多,還要去管公司的事情,李謙才沒那閑工夫。
剩下的時間休息,好好吃吃喝喝玩玩,不比多賺幾塊錢強多了。
不過,現在多了個新的選擇,這段時間和杜洋的交談中發現,她好像有意無意地提及李謙為什么自己不做個公司。
李謙大概能猜到杜洋的想法了,按道理來說,宋戈去了萬達影業擔任總經理,萬達影業草創,正是需要人才的時候,沒理由杜洋不跟著去。
不管怎么說,萬達總比完美影視強多了,背后完全不是一個量級的,萬達還有一條全國前三的院線呢。
那就很明顯了,比去萬達更好的選擇呼之欲出,她想帶著完美影視另一半營銷團隊自己成立一家公司,繼續和李謙合作。
說實話,作為國內電影市場商業化以來,第一批營銷方面的專業經理人,再加上已經有了合作的基礎,繼續和杜洋合作,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不過,方式可就得變一變了,為了避免合作個兩三年,又出現類似的情況,又得換一個合作者,李謙想的是,直接把杜洋和他手下的營銷團隊給收編了。
10號下午,李謙就再次約見了杜洋。
“杜總,考慮的怎么樣?”
也不啰嗦,直奔主題,距離上一次談起這個事已經過了四天了,也該考慮好了。
“李導,我愿意接受你的邀請。”杜洋點點頭,沒有多做考慮。
雖然李謙的公司還沒影子,新公司的構成暫時還是她自己的團隊。
不是以合作的方式,也不是以合伙人的身份,只是李謙聘請的一位職業經理人。
不過,杜洋根本不用考慮什么。
她在完美世界也沒有股份,宋戈帶著半個團隊去了剛成立的萬達影視,也沒有股份,早年陳國幅加入華陽,同樣沒有股份。
畢竟就雙方而言,她不是不可或缺的,多的是人可以代替。
而抱上了李謙這條大腿,杜洋將一躍成為電影行業最有權勢的人之一,只要李謙的神奇能夠一直保持下去。
憑借李謙和旗下那幾個導演,隨隨便便都能在短時間內做出一家大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