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這馬小剛不止賣了一家,萬達也摻和進來了,黃忠軍肯定心疼死了,自家的寶貝變成兩家公司共有的了。
宋戈入職萬達一個多月,不聲不響的還干了件大事。
不過,跟李謙沒關系了,剛剛接到韓三坪的通知,《我不是藥神》的文學劇本已經過審,上面協調了多個部門,原則上同意拍攝。
就是給拍了唄,還什么原則上同意,說話真有水平。
跟政府文件一樣,什么原則同意、基本同意之類的。
不過給拍就行了,李謙也就開始籌備劇組,琢磨演員人選了。
離過年就剩幾天了,李謙還是想在過年前把主角人選給確定下來,盡早開拍。
如果可以的話,李謙這次不想賀歲檔再上映了,賀歲檔還是更合適輕松一點的片子。
而且,盡早拍了,盡快上映,不要去拖。
《無人區》要是早半年拍,在09年7月之前上映,也就不會被禁了。
殺青沒多久就碰到了7.5事件,就是那么巧。
早拍完早上映,別看現在同意拍了,真要是上面知道電影的內容,百分百是不允許拍的。
一群外行,靠文學劇本,無法想象中拍出來的是什么東西,只能看個大概。
......
籌備劇組,首先把演員找齊,外景到可以過年之后再說,演員們也需要足夠的時間去研究劇本和人物。
演員,首先要契合電影的風格,風格不符,演技再好都是白搭。
國內有很多特點十分鮮明的演員,雖然演技很好,但不是適合所有類型的。
《我不是藥神》首先是一部現實題材的電影,一定要生活化、接地氣、讓普通觀眾都能感覺出好像是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
方言,就是一種常見的方式。
國內電影用方言多的大多是西川話、東北話、京城話。
也是大部分觀眾所熟悉的,畢竟要是小眾方言,聽都聽不懂,跟外國話都沒多大區別了。
故事背景,肯定不能在小城市了。
反應社會性質的話題,也相當于社會的黑暗面。
只有暴露在陽光中的黑暗,所有人都看得到的黑暗,才是社會最廣泛的根本性難題。
不懼陽光,暴露了也無所謂,所有人都知道,才是最難解決的,比小縣城社會底層的黑暗,更加的黑。
有什么能比可以直面陽光的黑暗更黑呢。
而且現代化的大城市,那種戲劇沖突更加強烈。
就像在城市中心的幾百米高樓上,往下一看,周邊密密麻麻的破舊平房,比在小縣城看到這種房子,沖擊更強烈。
故事背景在大城市,偶爾用到一些方言。
也就京城、魔都了。
至于羊城,說的粵東話,有點不搭。
京城也排除了,首都不太方便。
還是和原版一樣,故事背景定在魔都。
男主角的人選,李謙列出過幾個人選。
除了徐征之外,同樣擅長演小人物的黃博,甚至王保墻、郭韜也能演。
但是,首先排除王保墻,郭韜看起來太正直了。
至于黃博。
電影中的程勇,是略帶頹廢、油膩、市儈的感覺,后期還得有正氣,還得稍微有點孤膽英雄我就豁出去了那種氣概。
其他的都好說,但是中年油膩男的話,黃博怎么都差了點感覺。
說起來黃博長相平平,但是完全沒有一點中年男人的油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