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號,李謙就完成了精剪。
三天之后,最后一道綜合剪也順利完成。
6月8號開始粗剪,到6月27號完成剪輯,耗時20天。
調色、配樂又花了一個星期,時間已經來到了7月2號,暑期檔大戰也拉開了序幕。
《建黨偉業》已經在1號建黨節上映了,首日票房高達六千萬,刷新了國內影史首日票房紀錄。
首日六千萬啊,前兩個月拿下6億票房的《功夫熊貓2》,首日也不過4000萬。
去年賀歲檔,創造了八億票房紀錄的《我是傳奇》,首日也是四千萬出頭。
《建黨偉業》一下就拔高到了六千萬,雖然明眼人都知道這肯定有政府包場的水分,但是就算擠掉水分,也絕對是大爆了。
面對這么一部電影,正在公司機房給一部分鏡頭配音的徐征,忍不住皺了皺眉,有些擔心道,“李導,咱們又多一個強勁的對手啊。”
“不用擔心,咱們不出意外的話28號上映,隔了快一個月,沒什么影響。”
李謙搖搖頭,不以為意道,“《建黨偉業》在票房上不可能比《建國大業》更成功,兩部電影在敘事方式上的差別決定了。”
徐征說道,“我也覺得《建黨偉業》有點別扭,就是說不出來。”
“我覺得有點像流水賬,除了五四運動那段之外,其他戲份就跟走馬觀花一樣。”黃博道。
胡戈也道,“我感覺《建黨偉業》拍的有點像紀錄片了。”
“差不多,《建國大業》是用幾撥人敘述一件事,更像是一部電影,《建黨偉業》用幾波人去講幾件事,而且北洋紛爭、新文化運動、一大召開這幾個劇情分配的太平均了,抓不住重點,說過分一些,是電影和幻燈片的距離,《建黨偉業》就好像把那段時間的歷史一一在你面前過一遍,失去了電影本身的魅力。”
李謙笑笑道,“我估計差不多也就四個億左右,還隔了快一個月,算不上對手,對手就一個《變形金剛3》。”
徐征奇道,“李導,我發現你好像一點都不急啊。”
“我急什么?過兩天就送審了,馬上就能開始點映,終于可以休息了。”李謙道。
“......”
徐征無語了,“現在網絡上的情況都這樣了,不知道多少水軍在搞混水,還有媒體也為了博取眼球胡亂報道,搞不好真的會影響到觀眾啊。”
“所以我才搞了點映,七天大規模點映足夠扳回來了,現在早已經不是一部分人就能掌握真理的時候了。”
李謙笑道,“其實現在這點場面不算什么,就是一群水軍和渾水摸魚的媒體而已,大部分網民們都沒有轉變立場。前年的章紫儀面臨的三重門,震驚中外,那可比我們這動靜大多了,網民們全部下場,比水軍的打擊強多了。不管怎么樣,只要不是被所有網民罵,就不是事。”
“行了,繼續干活吧,盡快把配音錄完送審,完了該吃吃,該睡睡,好好休息,等點映就行了。”
老實說,李謙確實一點也不在意,互聯網高達發達的現在,在電影絕對的質量優勢,和李謙足夠的票房號召力之下,根本不存在意外,除非不可抗力的因素。
不是七八年前了,掌握了輿論就能決定一個演員,一部電影的生死,那時候是因為能說話的人少,接受信息的渠道少。
現在,每個人都可以在網上說話讓別人看到,也能從各個方面接受各種信息。
像一些媒體直接給后透半邊天的趙瑋安上票房毒藥的帽子這種事,在網絡時代,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