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大片,一部比一部穩,也讓王長天在圈內多了個外號“小氣王”,說好聽點是謹慎,說難聽點就是膽小了,也是最容易跑路當叛徒的。
至于張召,在上市之前被王長天一腳踢開,更加看不上了,要不是背后有樂事網的賈老板,都沒法和他們坐在一起。
不過看不起歸看不起,現在還是需要團結他們的力量,黃忠軍笑笑道,“不過至少有一個好消息,《我不是藥神》15號點映,雖然上映還有段時間,但是只要把點映的口碑控制住,等正式上映的時候,李謙也無力回天了!”
于東道,“沒錯,李謙不是想借點映來讓口碑發酵嘛,那我們也可以控制口碑,而且點映的規模肯定很小,到時候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去看點映,這些人少,我們的機會就大。”
沒錯,看的人少,哪怕電影真的口碑好,那也只有一部分人去夸,以他們龐大的資源足夠壓得住。
這么一想,原本有些動搖的兩人也把那點想法丟到腦后了,干都干了,還有十天就能分勝負了,怎么也要堅持下去。
哪怕電影質量真的還挺好,可點映觀眾的那小部分聲音,他們還是有把握蓋住的。
......
李謙那條微博,受影響的不光光是幾大公司和幾個導演,整個行業都為之側目。
而馬小剛、吳雨森、盧釧的反應,也讓圈內吃瓜同行們意識到,李謙絕對不是好惹的。
幾乎所有人心里都有同一個想法,千萬不要去惹李謙這個瘋子。
沒錯,作為一個公眾人物,一個導演,能點名去罵另外兩個大導演,說他們拍爛片、心里沒數、臉皮厚,還挑釁約戰。
你電影什么時候上,我特么也什么時候上映,明擺著就是要弄死對方的。
這不是瘋子是什么!
有些拍文藝片的導演,之前還點評過李謙那幾部電影呢,文藝片導演對商業片肯定沒什么好說的,雖然沒有明說,不過春秋筆法、雖然但是肯定用到了,都有些擔心李謙記不記得他們。
雖然文藝片圈子和商業片不搭架,但是除了個別導演之外,大部分文藝片導演都想混主流商業片圈子,沒人想和李謙結仇,尤其是一個這么不講規矩,動不動點名罵人的導演。
......
“瘋子?”
李謙從杜洋他們那里得知竟然有人給自己取了這么一個外號之后,有些愣住了。
“我特么,那個沙雕給我取的外號!”
只是,源頭在哪已經無從查證了,想找人也找不到。
觀眾給自己取外號快槍手,這又來一個瘋子,也真是沒誰了,取外號的水平太差勁了。
不過,別人私底下說,李謙也沒辦法,弱者才會在背后嚼舌根。
距離點映還有十天了,李謙看馬小剛也沒有對線的意思,也就繼續休息了。
5號、6號,《失戀三十三天》、《李獻計歷險記》先后舉辦了開機發布會,正式開拍了,李謙也沒有出現,郭凡春節之后名聲大噪,騰華滔也是知名電視劇導演,用不著李謙出面,等電影上映時幫著宣傳一下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