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啊,以前那些導演的題材一個比一個敏感,我記得《苦戀》和劇本結尾時雪停天晴,而主人公凌晨光快要死了,他用盡最后一點力氣,在雪地里爬出了一個碩大無比的問號,尸體成為問號上的最后一點,結果宣傳口的部長親自派人去拍攝現場下命令,那個問號不能拍,改成了省略號。”
“像《我不是藥神》這樣的商業電影應該沒有吧,更何況還影響到了相關政策,話說09年剛剛進行過醫改,這才兩年啊!”
“國內獨一份了,光這部電影,李謙就可以青史留名了!”
一群人在那頗有些激動的聊著,這時主編走了過來,“聊什么呢,你們誰去約李謙做個專訪。”
...
一部電影影響意料制度,在國內絕對前無古人的,這么重大的事情,各個官媒也全部把目光轉向了李謙,紛紛拍出人預約專訪。
官媒都如此,更別說各大門戶網站、電視臺了,一時間李謙接到的專訪邀請,就算一天兩次,一個月都忙不完。
在媒體的報道下,一天之內,網上已經傳遍了政府將要進行醫療改革的新聞,讓人振奮。
第二天,更多的好消息傳了出來。
藥品監督管理局政策法規司回應了《我不是藥神》里的一些問題,已經向人大提議修改藥品管理法,主要是對假、劣藥的范圍進行修改,提議不再把未經批準進口的藥品列為假藥,同時對于進口少量境外合法上市的藥品,情節較輕的,可以減輕或者免予處罰。
正協發言人在新聞發布會上回應了記者的相關問題,表示正協將持續關注意料問題,降低甚至減免進口抗癌藥的稅率,促進抗癌藥醫保準入問題與藥企進行了專項談判,力爭將把部分臨床急需、療效好的抗癌藥納入了醫保范圍。
進口抗癌藥減稅甚至零稅率,進醫保,不再把未經批準,但是境外合法的藥品列為假冒偽劣藥品,三個利好消息,給一直關注著醫療行業,為白血病人發聲了近一個月的網民們打了一劑強心針。
“《我不是藥神》促進醫療改革,這是李謙和電影的終極價值所在!”
“《我不是藥神》六個人的努力,促進了一個國家的醫療改革,李謙才是真正憂國憂民的良心電影人,電影行業需要更多這樣的人,為人民發聲,為不平發聲。”
“曾經,很多人都很羨慕別國出品的電影,他們擅長用“現實”刺痛現實,更重要的,這些電影不僅改變個人,還影響到國家立法,甚至改變社會發展進程,就像那些年我們夸過的別人家的孩子,而現在,能改變國家進程的電影,我們也有了,《我不是藥神》的成功,意味著即便在當今審核制度之下,國產電影也能承擔起更重要的社會責任!”
......
媒體紛紛報道了《我不是藥神》促進醫改的事情,而對于觀眾來說,這就是一場徹徹底底的狂歡了。
每一個之前為之發聲的人,此刻都感到了無盡的滿足和發自內心的興奮,作為推動改革的參與者這一,他們高興的同時,也為自己感到自豪。
“《我不是藥神》牛逼,李謙牛逼,醫療改革之后,這是救了多少人啊!”
“電影里程勇是藥神,我覺得李謙可以叫影神了!”
“影神...太撈了,不過李謙也是間接救人無數啊,我看還有誰整天瞧不起國產電影,整天吹南棒那些批判社會的電影,一個縂統都被財團逼得自殺的國家,批判政府有個屁用,政府都是個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