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大片瓜分了94%的排片,剩下十多部電影瓜分了6%的排片。
行業就是這樣,贏家通吃,就算有黑馬,在這種情況也黑不起來了。
整個首周,《李獻計歷險記》拿到1.52億票房,和另外兩部大片差不多。
口碑也都差不多,好壞參半,本身就是一部及格的科幻大片。
動漫黨對電影不滿意,先看電影的觀眾覺得到不錯,主要是那些大場面戲份和一次又一次穿越時空的戲份比較精彩,還有最后游本倉老師的表演加分了。
最后那個眼神,網上到處是演技炸裂這種評價。
20分鐘的動漫好拍,800分鐘的電視劇也好拍,但是90分鐘的電影,恰恰是最難的。
今年賀歲檔也是難得沒有出現口碑、票房雙豐收電影的時候,三部電影開始了前所未有的混戰。
《金陵十三釵》雖然讓院線不爽,時長也更長,但是張韋平和院線簽的多2個點的發行合同可是有條件的。
票房在5億以內,制片方拿45%,比正常的43%還多2%。
票房超過五億的部分,制片方只能拿41%,比正常的43%少兩個點。
所以,盡管院線再不爽,也會支持,票房越高他們才會越得利,這是《十三釵》的優勢。
而《龍門飛甲》雖然有很多不足,在動作方面,也只是把動作設計做到極致,剪輯出來的太快了,甚至快到有些凌亂。
而且這種快,會看起來缺乏質感,讓觀眾覺得很多時候覺得自己像在看混合了CG與實物拍攝的定格動畫。
不過3D效果還不錯,展示各種景深大場面與動態物體迎面襲來的效果,在這方面做的倒是比較到位。
不管是漫天飛沙走石,或者兵刃暗器血滴你來我往的大戰場景,3D成像的表現都不錯。
而且為了突出立體效果,還刻意加強了一些地點、天氣、打斗的設置,場面看起來比以往的武俠片強上很多。
還多了個西夏黑水城,就《鬼吹燈》中提到的那個,很符合徐客那神秘主義與浪漫幻想色彩的風骨。
雖然有些瑕疵,不過在武俠式微的現在,也是近十年難得的武俠精品。
三部電影各有各的優勢和缺點,沒有哪一部能脫穎而出、一騎絕塵。
票房上,《金陵十三釵》第三周拿到了1.2億票房,總票房來到了4.5億。
《龍門飛甲》第二周拿到1.6億,兩周總票房正好3億。
三部電影前期票房差距很小,賀歲檔的結果也變得撲朔迷離了起來。
這也讓于東和張韋平再次振作了起來,接下來的元旦小長假就是決定賀歲檔冠軍歸屬的時刻了,誰都有可能脫穎而出。
鹿死誰手,還猶未可知。
不過,圈內人倒是對這個結果很意外。
雖然任何一家公司,任何一個導演,都不想看到每一次李謙投資的片子都稱霸同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