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過去了,李謙開始了新一年的工作。
會議室里,總結了一番過去一年,也就是公司成立整整一年以來的收獲。
去年一年,未來影業一共上映了四部電影。
《時間規劃局》、《我不是藥神》、《失戀三十三天》、《李獻計歷險記》,四部電影總票房達到了其中《李獻計歷險記》上映兩個星期總票房是3.3億。
年度票房破三十億,民營企業第一!
《時間規劃局》和《我不是藥神》兩部電影的制片收益、發行收益,以及貼片廣告、網絡音像版權等等,除去成本之外,收益加起來超過七億人民幣,不包括李謙個人的那份收益。
再減掉《失戀三十三天》兩千萬制片成本、一千萬的宣發成本,以及《李獻計歷險記》1.1億中6600萬的制片成本,以及3000萬的宣發成本。
宣發是和華影聯合發行一起做的,實際上兩部電影的宣發分別是2000萬和5000萬,《李獻計》也給了華影聯合背后四家光電,以及郭凡40%的投資份額。
當然,還有工資成本,以及線下宣發地網推廣的成本。
還有《寒戰》投資了2000萬,《環太平洋》2500萬美元,《招魂》200萬美元的投入,《大白鯊3》3500萬美元的收入。
對了還有《陸貞傳奇》、《慶余年》兩部電視劇的投入,前者單集百萬,一共六千萬成本,和湘南臺對半分。
后者第一部劇本45集,有了陳道銘、胡戈的加盟,片酬不是一般的高,而且系列劇,第一部很重要,單集成本達到了兩百萬,總成本高達九千萬,導演方面李謙找了老鄉高希希來操刀。
這部劇和江寧電視臺合作,未來影業投了5500萬。
去年差不多也有5.3億左右的純利了,萬達那買角色的五千萬沒算進去,這當然不會直接現金交易了。
景田背后可不是萬達那么簡單,不好接觸的多深,這種直接金錢的交易,未來說不定會惹上什么麻煩。
萬達和程龍談好了下一部《警察故事2013》的項目,成本一個億,李謙以資源置換的方式,用價值三千萬的宣發資源,換取三千萬的投資。
資源這東西,沒法量化,隨便幫著宣傳一下,就說價值三千萬。
就跟現在小型影視制作公司一樣,天天被宣發坑,人家說全國各地投放了一萬張海報,你沒法去數,說買了多少塊廣告屏幕,你也沒法數,只要宣發方那邊自圓其說,拿的出相應的收據或者合同。
《警察故事2013》等收益到賬雖然有里兩年的通貨膨脹,不過警察故事四個字至少值五億票房,到時候的收入也跑的贏通貨膨脹了,不虧。
剩下2000萬,明年萬達院線以宣發資源的方式一一兌現。
通過合作的方式,把錢給了,比直接給現金要好多了,正規一點。
六億純利潤,在二線、部分三線城市建立了完整了地網系統,具備了全國大規模發行的能力。
還有宣傳部門10個網絡營銷小組,上百人的互聯網營銷團隊,以及陸續收編的幾個營銷公司,再加上李謙和媒體的關系都不錯,也基本做到了互聯網的大范圍覆蓋了。
這就是過去一年的成功,李謙還是很滿意的。
“這一年里都辛苦各位了,過去一年也算是成果斐然了。”李謙笑道。
“都是多虧了李導啊。”眾人連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