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馬要緩解資金壓力,《黃金大劫案》早已經殺青,估計暑假之前就應該趁早上映,
我們主要是爭暑期檔和賀歲檔,估計主要的對手就是《一九四二》、《畫皮》、《太極》系列、《四大名捕》、《銅雀臺》、《大上海》、《血滴子》、《王的盛宴》這幾部大制作了。”
十部投資至少六千萬投資的大制作,集中在暑期和賀歲檔兩個檔期,競爭也是空前的激烈。
這也給了眾人不小的壓力,每一部都有大賣的潛質。
李謙卻無所謂地笑笑,“看來明年會相對輕松一點了,沒有什么強勁的對手,盯緊幾大公司投資最高的那部片子,華陽的《一九四二》和《十二生肖》,伯納的《大上海》、光羨的《銅雀臺》,還有星美的《王的盛宴》,最好都在賀歲檔上映,把他們一網打盡!”
“好的李導。”
眾人點點頭,去年暑假《我不是藥神》的待遇,他們可是記得清清楚楚,可惜當時各大公司沒有片子上映,今年總該找回場子了。
要是一年前,他們還真沒這個信心和各大公司對上。
但是李謙大賣16億票房,這個數據,有足夠的信心橫掃各大公司,來再多大片都不怕。
李謙倒有些可惜,《殯棺》大賣不可能,《當幸福來敲門》不知道明年能不能上,《寒戰》港片票房有限,只能有選擇地報復回去。
要是可以的,李謙真想把他們每一部大片都狙擊一遍,讓他們徹底放下針對自己的想法,徹底老實下來。
至于什么太霸道的,去特么的,讓別人說去吧,還管得了別人說什么。
人善就被人欺,哪里都一樣,狗都懂這個道理。
看見條兇點的狗,你越膽小退讓、越跑,它越追你。
“其實我覺得,今年還是主要盯著針對一家公司比較好,不用和各大公司同時對上,我們也圓沒那么多片子,這樣反而會讓他們再次聯起手來。”杜洋提了個建議。
“有李導在,就算各大公司再次聯手,又有何妨?”趙軍道。
“可是其他的片子呢?不是每個導演都像李導這樣,比如賀歲檔,要是各大公司共同針對《李獻計歷險記》,恐怕就有點危險了。”張皓反駁道。
“我覺得杜總說的對,聽說伯納十億電影計劃里,有七億是融資融來的,本來北美上市就不順利,要是這筆融資都搞砸了,伯納可就麻煩了,可以重點針對伯納。”黃燕提議道。
鐘莉芳卻道,“伯納主要的精力放在13年,明年也就一部《大上海》和《河東獅吼》,這兩部電影的失敗恐怕還不至于傷筋動骨。”
眾人在這想從各大公司里挑一個出來,當做殺雞儆猴里的那只雞,絲毫沒有誰覺得奇怪,即便幾大公司的體量都比未來影業要大。
李謙覺得也是個好主意,還不如就盯著一家公司,想了想道,“就華陽吧,五部大片,《一九四二》總是要賀歲檔上的,省的還去盯著各大公司,我們就逐個擊破,電影行業的格局也該變一變了。”
就這么確定下來了,2012年先打華陽傳媒,一家新公司的做大,必須要有一家老牌巨頭衰弱,要不然哪來的市場呢。
年終總結,和未來一年的項目都談完了,末了李謙又對鐘莉芳說了個事。
“這樣,芳姐你的專業是投資和融資,在公司成立一個投資部門,由你負責,我們要準備籌建一個網絡購票平臺。”
“票務平臺?”
鐘莉芳有些詫異道,“現在格拉瓦已經占到了票務網站50%的市場了,還要再成了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