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社會很復雜,并非都是善意的,每個人都面臨過虛假和欺騙,這是全世界通用的圍城,如果觀眾們能從某一個情節看到自己的影子,加以思考,自己應該如何去做,我覺得這就夠了。”
主持人對李謙的性格也比較了解了,很少去說教,就是李謙的一個特點,哪怕《我不是藥神》時,都沒有去講什么大道理。
“李導,我看了四遍電影,楚門是我最喜歡的電影人物之一,有時候我感覺人生意義,全部都在電影里了,從小開始,我們就被家庭、學校、公司、社會這一堵堵無形的墻所限制。”
李謙搖搖頭,笑道,“其實,世界的大小,取決于每個人的內心能承載多少,就像楚門一開始沒有克服恐懼,連乘船出海去外地出差都不敢。
限制他的其實就是他自己罷了,連上船都不敢,在節目組阻擾他之前就退縮了,現實也一樣,生活沒有絕對的自由,但是每個人都可以去爭取自由,去得到屬于自己的東西,只是看你有沒有那個勇氣罷了。”
......
“拍了幾年電影,我都感覺自己快成哲學家了。”
一場活動結束,李謙開了個玩笑。
“可不是嘛,親情、兒童教育、現實、科幻、友情、人生...何各種各樣的題材你都拍過了,這相關的大道理,全都了解的透透的。”鄧朝也笑道。
“得了吧,其實也挺累的,不過不講這些,也沒什么好說的,”李謙搖搖頭,羅里吧嗦一大堆,也挺累人的。
繼續下一場,電影院里和觀眾見面。
每次路演總能見到各種各樣的觀眾,上次那個跟平常人不在一個次元的,就是典型。
這次也碰到了一位觀眾有些特別,被點到之后,特別生氣地看著張偉,大聲道。
“李導,電影里每一個人的嘴臉都讓人討厭,但最討厭的就是楚門的好朋友張偉,在我心中楚門的老婆、爸媽只不過是群演,楚門從頭到尾都沒有愛過他的老婆,和他爸媽也沒有心靈上的溝通。
但是對于張偉,這個從小就認識的死黨,楚門是付出真情實感的,每一次楚門迷茫的時候,都會找他談心,可是他卻對楚門進行一番洗腦,從小到大馬龍就沒有一絲一毫覺得對不起楚門嗎?”
說完,那位觀眾還一臉悲憤地,道。“是塊石頭都要捂熱了啊!”
話是對李謙說的,不過卻一直看著張偉,搞得張偉特別尷尬。
李謙笑笑,“要不然就讓張偉說說他這個角色吧。”
被點到的張偉連忙接過話筒,捋了捋思路。
雖然沒有做好準備,不過對于自己演的角色,張偉還是理解的很透徹的,他微微笑看著那名質問的觀眾。
“張偉這個角色,那個...也就是我,李導覺得我的名字夠普通,有代表性,所以角色跟我同名,其實這個角色,本質上也和楚門一樣,是很有代表性的人物。
首先這個角色,是電影里唯一一個,先跟楚門建立起友情,是真正的朋友,之后才被告知真相的,電影中也只有他,在面對楚門的時候,會有心虛和負罪感,不像其他人都是在應付楚門。”
“什么叫真正的朋友?他根本沒有把楚門當朋友!”觀眾反駁道。
“并不是這樣,他是從小學就和楚門認識的,是他和楚門成為朋友之后,才被節目組選中,出演這場秀的重要角色,在知道真相之前,他們是很純粹的朋友,只不過慢慢長大后,被節目組告知真相,并且讓他來演戲,才配合劇組。”張薇解釋道。
小孩子不確定性太多,在小時候,那些同學們肯定是不知道真相的,要不然的話,早就穿幫了。
“那他也可以不演啊,欺騙了楚門那么多年,從他答應演戲那一刻開始,就沒有把楚門當朋友了!”觀眾依然堅持自己的想法。
李謙笑笑,替張偉回答了,“電影里節目組的能量有多大,大家都知道,收益比很多小國的生產總值還要高,這么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由不得一個普通人去反抗,而且也有可能他小時候進入攝影棚開始,他的父母就和節目組簽了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