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駁李謙說的不對?
還是來一句李導你好厲害?
不過,還沒等寧昊想起說什么,李謙卻沒有停下。
“可是寧導,你就沒有想過改變嗎?”
“改變?”寧導有些不解。
“對。”
李謙淡淡地點頭,順便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可把他渴死了。
“市井、流民、城市無產者,是寧導電影的特色,他們也是這個城市的一種氣息,可隨著時代的發展,就不再是主流了,最起碼不再是觀影人群的主流了。”
寧昊皺了皺眉,“李導何出此言?”
“看看香江電影典型的警匪片,在內的票房變化就清楚了。”
李謙沒有直接說,而是舉了個例子,“以前的香江警匪片,主要角色構成,大多來自市井,基層的警察,臥底,黑社會同樣是社會底層,就算黑幫老大,形象也不會多高大上。
可是這些警匪片,有很多口碑很好的,但內地觀眾不愛看了,只有《寒戰》大賣,《寒戰》就脫離了市井氣息,整個演員、故事構成,就“高大上”了許多,而且整體的畫風也貼近大都市風格。”
“李導的意思是?”寧昊眉頭皺成了一個川字。
李謙笑笑,“時代在發展,就商業性而言,以現在越來越年輕化的觀影人群,市井風格的電影,受眾是偏低了一點,想想看,如果《失戀三十三天》描繪的不是當代大都市白領的愛情,而是市井之間的愛情,還能大賣六億多嗎。
《寒戰》拍成基層警察和黑幫的故事,能成為香江媒體口中的救世之作?
香江電影,但凡在內地票房高的,全都開始在褪去以往普遍的市井氣息。
內地電影也同樣,角色開始慢慢從底層市井人物向上轉變,正如同現在的主流觀影人群的變化。
《瘋狂的賽車》那一億票房,在我看來是比較低的,以寧導當時在觀眾口中的口碑,加上喜劇類型,賀歲檔期,起碼應該兩億以上票房!”
......
“呼!”
走出會所的寧昊長出一口氣,在里面感覺都快被李謙說的耳鳴了。
被冷風一吹,腦子清醒了一點。
再低頭一看手上的劇本,寧昊苦笑不已。
不知道怎么的,被李謙羅里吧嗦,先是一通對他的分析,然后又“但是”一大堆,鬼使神差地就同意了拍攝《唐人街探案》。
不過,想起李謙的話,以及他那些片子,換換風格也好。
本身正在籌備的新片《心花路放》就打算改改瘋狂系列的風格,從一開始他就旗幟鮮明地走著商業電影的路線,也從未追求過所謂的文藝范兒。
商業性的創作理念在他的作品里是以一貫之的,商業類型片路線也是他一直堅持和探索的方向。
現在,頂多是換一個方向。
反正徐征一時半會沒空來參演《心花路放》,可能到年底他都沒時間,索性就先拍李謙這部《唐人街探案》。
寧昊站在門口發呆,開車在旁邊等著的王一冰一臉費解地下車走過來。
“怎么了?”
“沒事,接了個劇本,李謙他太能說了。”寧昊搖頭笑笑。
“太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