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特效的光不是打出來的,是合成師畫出來的,所以細心的觀眾就會發現,凡是CG鏡頭,10部大片,有9部是差不多的。
不過,《環太平洋》做到了,做到了CG燈光從貼圖到光影的轉變。
只能說一聲牛逼,這個燈光的改編,直接讓電影特效強了一個檔期。
從技術上而言,其實不一定有《變形金剛》強,但是僅僅就視覺效果而言,可以說比《變形金剛》強一個檔次。
技術,不代表呈現的效果,技術是一回事,視覺效果又是另一回事了。
IMAX3D觀感之下,前排的觀眾的反應尤其明顯,在巨大機甲的襯托下,完全就是身臨其境的感覺。
就前排而言,論效果可以說僅次于《阿凡達》。
頂級的視聽效果,流暢簡單的故事,對于爆米花電影來說,已經是接近完美了。
首映式相當順利,從一開始電影里的驚呼聲就沒有停過,這完全是視覺和聽覺帶給大腦的本能反饋,就跟看喜劇一樣,好笑的地方忍不住想笑。
以至于,景田那全程面無表情的司馬臉,觀眾都不在意了。
第二天正式上映,《環太平洋》作為一部爆米花電影口碑出奇的高,類似于高大上的幾家還要用直升機運送這么LOW的設定,并沒有讓觀眾們卻步。
首日6300萬,吊打早一天上映的《天臺愛情》,和史密斯父子主演的科幻電影《重返地球》。
首周末三天2.31億,單日最高超過9000萬。
次周2.8億,10天5.11億。
橫掃了內地電影市場。
整個七月,壓根沒有對手。
雖然爆米花電影后續走勢不會太堅挺,不過又兩個星期過后,票房已經來到了7.4億。
破八億基本上是穩了,在好萊塢電影里也是僅次于《阿凡達》和《變形金剛4》。
不過,北美票房卻不怎么樣,四個星期過去,票房才堪堪九千萬美元,連一億都不到。
完完全全的血撲,傳奇影業要虧死了,李謙倒是能小賺一筆了。
兩億美元投資的大制作,北美票房還不如內地票房,也把好萊塢各大制片廠也驚住了。
李謙可就忙的要死,華納的托馬斯跑來,拿著一大堆項目,想要繼續合作。
李謙很認真地翻了翻這些項目,也很認真地對他說道,“抱歉托馬斯,我現在正在籌備新電影,這是很重要的電影,暫時無暇顧及其他的,后續的合作,我讓杜總和你談吧。”
“李導,我們是朋友,之前的合作非常愉快。”一聽李謙這話,托馬斯急了,《環太平洋》北美雪崩,日苯票房也很一般,即便華納沒有投資多少,主要是發行,但是為了這部電影,光是北美墊付的宣發費用就是一筆大數字了,而且周期這么長,投入了無數的人力物力,完全是一個賠本買賣。
內地的票房,也被李謙拿走了大頭,這倒也算了,本身作為批片的話,估計也就是拿這么寫。
但是,大賣八個億,超過一億美元,也讓華納看到了好萊塢大片在內地的票房潛力,后續的合作,他是一定要達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