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對話拍完,李謙喊了停,又給馬清揚好好說了下戲。
不過馬清揚又有問題了,“李導,這段戲是有什么深意嗎?”
“這啊...”
李謙想了想,解釋道,“馬董您這些年在外界眼中,都是非常自信、張揚的一個人,咱們國內這些企業家里,沒幾個比您更自信了。
這段虛構的戲呢,您想啊,當時咱們的國家還很落后,作為一個落后國家的人,您親眼在香江回歸升國旗儀式上,看到了曾經的日不落帝國,世界霸主,它的國旗緩緩落下。
取而代之的咱們自己國家的國旗,這象征著咱們國家正在逐漸回到他應該有的高度,目睹這一切,您心里也倍感驕傲和自豪,激發了內心里的自信心,身為中華民族一份子的信心,所以以后不管是面對世界五百強老總,還是國外總筒領導人,都能保持這份大國信心!”
“原來是這樣。”馬清揚眼前一亮,頻頻點點點頭,原來這么一場普普通通的戲,都有這么多深意。
拍電影真有趣!
李謙心里暗暗擦了一把汗,馬清揚就是喜歡問東問西,每拍一場戲都要追問其中的內涵。
其實,這就是為了突出男主角而已,不管是馬清揚還是馬花乾,出場都是以配角的方式,襯托主角的。
而李謙說的那些,大國自信,也是男主角具備的,畢竟當年他可是參與了戰爭,胖揍了米粒堅人。
當然,該拍馬屁的還是要忽悠一下,反正就也沒多少戲份了。
拍完這場戲,劇組轉場到了一家粵菜飯店,拍他們兩人南下去香江,順便找馬花乾一起去看升國旗儀式,作為東道主的馬花乾,請他吃個飯,聊聊天。
有馬花乾的戲了,他又開了視頻聊天,全程看著拍攝過程,時不時地提點意見。
“李導這場戲設計的挺好啊,我們做企業家的,不能光賺錢,錢什么時候都能賺,但是更要有民族榮譽感和使命。”
李謙心里就呵呵了,您可講點良心吧,別再表面說用心創造快樂,實際上卻沒錢玩你馬痹了。
不過,表面上還是吹捧了兩句。
沒辦法,人家免費客串,說兩句好話怎么了。
......
在寧杭的戲份連拍了五天,算是結束了基本結束了馬花乾和馬清揚的戲份,只剩下到時候拍升國旗的戲份,再補一個鏡頭。
沒有做修整,李謙就帶著劇組包機連夜飛往新江。
寧杭到新江,李謙跨越了大半個華國,來到了羅布泊,這片號稱“死亡之海”的地方。
這也是當年國內第一顆蘑菇蛋研發和試爆的地點,同時也是電影《橫空出世》的取景地。
前往劇組拍攝地點的路上,蘇侖望著窗外漫天黃沙,有些好奇道,“資料上不是說羅布泊環境惡劣,沙暴肆虐嘛,好像看起來和西北很多地方的戈壁差不多啊。”
“今天天氣挺好,沒碰到惡劣的時候吧。”李謙也是第一次來著,只能這么猜測了。
“那其實就沒有必要非要來這里了,從寧杭到烏市光飛機就七個多小時,烏市到羅布泊汽車又坐了七個小時,一來一回一天多,再加上休息調整的時間,起碼耽擱三四天。”齊玉昆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