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謙卻搖搖頭,“說實話,這本書并不是很適合改編,《鬼吹燈》實際上是一部第三人稱的探險,而《盜墓筆記》是第一人稱視角的懸疑,有根本上的不同。
《盜墓筆記》更側重于人人物的塑造,但是就故事情節而言,太多問題了,數不清的坑,粗看下來甚至連一個完整的系統構架都沒有,像是為了制造懸疑和離奇不斷地往下編,編著編著容易沒有邏輯。
當然,這些不是主要的,找一個好的編劇可以解決,最關鍵的是《鬼吹燈》的核心是奇,最終歸于自然物理傳統文化。
而《盜墓》的精神核心是——邪,最終歸于上古神話與陰謀詭計,這里面是真的有鬼的,更嚇人更刺激,好像連閻王都出來了,這方面審核是個問題。”
故事弱,BUG多,審核難。
陳伍立馬就總結出了三個重點,前二者編劇可以彌補,可是審核的話。
“不能出現鬼這個我理解,全部改成怪獸應該沒問題吧,還有那個閻王,這個沒問題吧,《西游記》、《聊齋》都拍了幾版里,里面也有閻王。”
“《西游記》里的閻王是作為神仙出場的,《盜墓筆記》里那就是鬼了,而且不是改不改成怪獸的問題,問題是《盜墓筆記》里的鬼怪更嚇人,怪獸太嚇人了,光電那關照樣過不去,但是不那么嚇人的話,又少了這本書很重要的一個看點。”李謙解釋道。
“那是得讓美術師想想辦法,好好設計一下了。”陳伍點點頭,也不當什么大事,到時候就照著《鬼吹燈》的恐怖程度設計就行了。
反正《鬼吹燈》明年暑期檔就上映了,也就半年時間,正好這半年寫劇本、準備著,到時候照著把鬼怪給改改。
開卷考試,抄還不會么,老傳統了。
接著,陳伍又和李謙談了多個項目的合作,《鬼吹燈》電視劇大火,明年暑假不出意外電影也會大賣,也算是徹底打開了網絡改編的市場和前景了。
不過企鵝影視在這方面畢竟是外行,雖然他已經在著手收購影視制作公司了,但還是想和李謙合作。
依陳伍的想法,和李謙合作個三年,三年之后影視改編市場徹底成熟,企鵝影視的制作業務也成熟了,就開始獨立制作。
靠著無數的網文書庫,只要又足夠的制作團隊,一年上他個七八部影視劇,再加上企鵝的營銷能力和企鵝視頻這個終端,企鵝立馬就能成為行業的巨無霸。
到時候,就可以完成大文娛產業鏈的閉環,企鵝的文娛事業部,就是一個完整的文娛產業鏈,進而壟斷大半個行業。
送走了高高興興的陳伍,李謙暗暗搖頭。
這個行業哪有那么簡單的,《盜墓筆記》劇情更多靠腦補,而且主要角色年紀都是20出頭,這個年紀的演員肯定沒有中生代靠譜,再加上都快成了玄幻,沒那么好改。
而且能拍這種類型的導演,國內也不多。
不過,拍成什么樣跟李謙也沒多大關系,原版那兩個小鮮肉演的《盜墓筆記》電影,就不咋地,兩個小伙子扮相也不好看,光顧著刻意搞笑,以及賣腐了。
李謙轉身去了杜洋辦公室,聽了一下《返老還童》的宣傳計劃。
其實這部電影看點很多,宣傳的方向也很多。
不管是抗米援朝戰爭,還是年輕時候應聘肯德基遭拒、女裝拉人的二馬,還是本身逆生長的男主角和正常生長的女主角跨越幾十年的感情戲,都是很大的看點。
“李導,《戰狼》大賣之后,戰爭場景應該是一個很好的賣點,尤其是冰雕連那段,我光想想都覺得震撼,不過拿二馬宣傳的事,是不是要先征求一下他們的意見?”杜洋對此有些疑慮,畢竟是國內有數的大富豪,而且這兩場戲都并不怎么光彩。
“不用擔心,既然他們都愿意出演,就不會怕出丑,反正電影上映之前照樣觀眾會看到。”李謙笑笑,又道,“不過別太過分了,剪好的那個預告片足夠了,不用再去添油加醋。”
這么一說,杜洋就沒有什么擔心的了,“這方面李導放心,況且企鵝和啊貍這兩大公司旗下的營銷渠道也不可能去丑化自己的老板,除非是不想干了。”
“也對,過兩天第二個預告也放出去吧,我想觀眾們肯定特別期待二馬在電影里的出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