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行,我安排下去。”黃忠磊一想也是,不過可惜吳雨森上個月抗癌成功,也對媒體公布了,要不然還能宣傳一下吳雨森遺作之類的,打打同情牌。
......
《太平輪》不是華陽傳媒的片子,他們倒是不怎么擔心,虧也不會虧什么,反正還有一筆發行費。
《匆匆那年》是小成本電影,光羨也沒多大擔心,賺了是好事,虧了也無所謂。
至于《一步之遙》,雖然簽了保底合同,不過隔了半個月,萬達倒是也沒多大擔心,畢竟10年要不是李謙的存在,當年江文就該封神了。
對于《返老還童》的大賣,行業也算是習以為常,微微驚訝,然后等待看看最終能達到多少票房。
而完整的一天之后,網上也已經鋪天蓋地的關于電影的各種討論、評價的聲音了。
基本上都是一片贊譽,一般的商業電影,你還能扯一扯藝術性,從這方面來貶低商業片。
可是《返老還童》無論是商業性還是藝術性,任何一方面都做的很好,逗瓣評分一解禁就是9.2分的高分。
各路專業影評人,一篇篇及其專業的影評,從人性、死亡、人生等各個角度,把電影給剖析了個遍。
當然,也不是都是好聽的聲音,總有些對電影不屑一顧。
這天,李謙繼續在京城路演,在電影院就碰到了第一個很不客氣批評他的觀眾。
觀眾群中,一位滿臉失望的年輕觀眾在述說著他的不滿。
“李導,說實話我對你非常失望,因為以前你總是說,你不會根據一部電影講什么大道理,因為每個人從同一部電影里看到的都不一樣,自己看到的才是自己,你也不會在電影里講什么大道理。
可是這次的《返老還童》,我看到的確實通篇的說教,那些看起來充滿詩意的所謂經典臺詞,就像是一句句從小到大老說、同學們在耳邊的說教......”
終于聽到觀眾正面批評電影了,李謙也來了精神。
倒不是他要找虐,實在是有些無聊了。
面對批評,李謙面不改色,依舊滿臉的微笑,“這位朋友,你覺得電影從頭到尾都在說教,能舉個栗子嗎?”
那位觀眾立馬說道,“江武扮演的那位船長那句“當你不順心的時候,可以像瘋狗一樣發泄,破口大罵,詛咒命運,但還是得放手。”這擺明了是在說教,教別人不要去反抗命運,屈從于現實。
船長這個角色,也是這樣,沒有堅持自己的夢想,被現實壓垮,成了一個抽煙酗酒,滿口臟話的粗人,他的靈魂已經死了,活下來的不過是一個被命運安排的驅殼而已。”
他越說越激動,聲音也慢慢拔高了一個調,“我萬萬沒有想到,那個在《楚門的世界》里,教我們突破自我,反抗命運不公的李謙,竟然轉頭在電影里灌輸接受命運的思想,太讓我們失望了,沒有人愿意做一具命運手里的提線木偶!”
我擦,開口就是靈魂已經死了,李謙內心直呼好家伙,不去給意林投稿都委屈了。
不過這種話,扯到了靈魂和命運,倒是讓現場觀眾開始思考起來。
網上這種話多了去了,看起來狗屁不通,但是總有些人奉為經典,有點像幾年前的QQ簽名。
李謙笑笑,剛想微微后仰,卻想起自己是站在臺上的,屁股下不是椅子,背后也沒有靠背,還是穩住了身體。
“你說的這些話,我好像聽過類似的,不是有那么一個段子嗎,標題是什么《原來你在30歲的時候就已經死了》。
大體就是到了該結婚的年紀,和一個同樣的人將就在一起,然后工作辛苦,小孩出生,青春期叛逆,成績不好,接著重復自己的人生,到老了還得幫兒子帶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