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謙也打聽了一下,企鵝的那兩檔節目中的男性選秀節目,馬上就要開始錄制了。
至于為什么是先男后女,李謙也沒奇怪。
看看網上什么人最多,什么人消費能力最強就知道了。
微博上,女人的能力吊打男人。
男人追星的消費,是不可能大于游戲和女朋友。
不管是從營銷和消費水平的角度,先推出男性偶像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畢竟女人不一定會追女偶像,甚至可能羨慕嫉妒恨。
看來,已經是箭在弦上,攔不住了,陳伍是鐵了心想做成這件事了。
既然已經知道了對方的全盤打算,李謙當然也要尋找應對方案。
一旦這條流水線形成,并且能夠穩定下來,那對李謙絕對是巨大的沖擊。
李謙憑什么能夠站在電影行業的最頂端,憑的就是他和其他導演們一部又一部高質量的電影,這是他的核心競爭力,也是如今電影行業最過硬的競爭力。
如果在陳伍那條流水線上,不需要這種競爭力了,爛片也能賺錢,哪怕賺的不多。
可畢竟是流水線,不管什么行業,流水線的生產效率是永遠大于手工的。
兩年拍一部高質量的電影,一部賺個兩三億,可是流水線上一年能拍五六部甚至七八部,每一部賺個兩三千萬都不少了。
到時候,李謙和所有認真做電影的人,都失去了在這個行業的絕對競爭力。
而且,陳伍要是真的做到了,絕對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進入,這條流水線會越來越大。
拍爛片躺著賺錢,誰還會去冒風險認真做電影呢。
不管是出于一個電影人的角度,還是一個商人的角度,李謙都不會允許這種情況發生。
他擁有核心競爭力,能拍大部分人拍部了的好電影賺錢,一旦加入這條流水線,那就沒有了絕對優勢。
雖然這條流水線李謙并不認為陳伍一定能打造好,其中難度太大了,不過也不能掉以輕心。
要破壞掉這條流水線,只要拆掉任何一個環節,都行。
控評方面,未來電影APP占據網上購票市場20%的份額。
李謙和那邊開了個視頻會議,讓他們注意APP上新注冊的用戶動靜,提防社區里大規模水軍,并且規范評分、評價制度。
四大平臺,如果三家都給了某一部電影9分,偶爾刪掉大部分差評,置頂所有好評。
就算剩下一家打8分,差評也都全部保留,也是處在劣勢的,畢竟“真理”掌握在多數人嘴里,少部分總是異類,搞不好到時候被打成“文青”的標簽。
營銷方面,陳伍要是和啊貍聯手,那鐵定是沒有對手了。
李謙也就只能看看接下來這檔選秀節目,能不能做到當年快女一般的火爆程度。
唯一具備壓倒性優勢的,就是電影的質量了。
李謙得確保業內的導演們,不要被資本給裹挾了,去為虎作倀。
不過,得先顧好自己家里,別自己的人都被挖走,被偷家了就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