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這次他們是來真的了啊。”
李謙挨個翻了翻貓眼、微影、逃票票,附近的十幾家電影院,《芳華》首日的票基本上全是9.9元的。
別說原價票了,甚至就連19.9元的票都很少,基本上都是黃金時段6點到8點的票,才賣19.9,其他時段全是9.9.
全國各地都是一樣,三大平臺和發行方投入了大量票補,雖然各自的目的不一樣。
“我聽說內部觀影會口碑非常好,連那些專家們都給了很高的評價。”寧昊倒是夸起了即將上映的對手。
李謙笑笑道,“原著小說就寫的很好,馬小剛水平還是有的,他這些年不管是專業評價還是觀眾評價都一般,心里估計也是憋著一口氣。”
“為了證明自己而去拍這些片子,反而太過于刻意了,就跟《我不是潘金蓮》一樣。”寧昊道。
“確實,目的性太強了。”
李謙點點頭,馬小剛有時候就跟好萊塢那些專門沖擊奧斯卡的電影一樣,別人是討好奧斯卡評委,而馬小剛是想得到專業和大眾的認可。
雖然他嘴里罵觀眾,罵媒體,罵電影人,不過還是很想得到認可的。
自負、自卑,越想抓住什么,就越抓不住,要不然《我不是潘金蓮》拍的那么生硬。
《芳華》的內容,也有點馬小剛自己發泄的意味。
聊了一會即將上映的對手和馬小剛,不過都是帶著調侃的意味,不管是李謙還是寧昊,都沒有把《芳華》作為對手,娛樂性差太遠了,拍的好也威脅不到《唐人街探案2》的票房。
主要是黃渤和王保強兩人都要當導演拍電影了,而且都是喜劇,李謙沒工夫照應他們,就請寧昊有空盯著點。
都是老朋友了,寧昊也應下,到時候看著點,幫幫忙。
不過,寧昊拍了兩部《唐人街探案》,嚴格來說這還是李謙的想法,并不是寧昊自己想拍的東西。
只是當初《無人區》暫時無法上映,《黃金大劫案》票房不佳,寧昊也缺一個賣座的片子,再加上準備《心花路放》的時候徐征在忙別的,他才接手了。
第二部和第一部除了背景從泰國變成了紐約之外,整體來說都是沿襲第一部的風格,沒有做大的改變。
就像《侏羅紀世界》這種系列片一樣,如果不是沖著特效的話,看一部就夠了,全都是一個套路。
寧昊并沒有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這部電影上,對他來說就是賣票房的,按部就班地做。
要不然他這個級別的大導演,想法多,是不會拍兩部差不多的電影的。
就算當年的《瘋狂的石頭》和《瘋狂的賽車》,片名差不多,可是都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做出了很多改變。
越成功,想法就越多,想要就不僅僅是賣座,賺點錢那么簡單了,基本上內地每一個大導演都是這樣。
連徐征這么市儈的人都一樣,也像做出改變,去追求更多的非金錢的東西。
寧昊已經在準備自己的新片了,他打算改編大劉的經典科幻小說《鄉村教師》。
這本小說,基本上科幻迷都看過。
李謙當然也看過,所以聽寧昊講了自己的想法之后,都有些愣住了。
寧昊要改編的這個《鄉村教師》,不就是《瘋狂的外星人》嘛。
《瘋狂的外星人》李謙早就猜到就是寧昊拍的,可是并沒有把它和《鄉村教師》聯想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