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說什么類型的電影就非要滿足什么條條框框,可是做不到極致的情況下,按照慣例來才是正確的做法。
主要搞笑的那個列車員,起到的作用也有限,那個北極熊妹子,也是可有可無的。
無非就是旅途中的一段艷遇,徐征感情轉換的催化劑,然后徐征不想離婚了。
夫妻情感方面,《泰囧》比這做的強多了,而且戲份占比極少。
徐征沉默了一會,才問道,“你是讓我找保強?”
李謙也直接道,“沒錯,征哥你們倆就是天生的搭檔,行業里再沒有比你們更合拍的搭檔了,《囧》系列我還是希望能繼續下去,做回到《泰囧》的模式,你們把錢賺了,觀眾也高興,如果有其他的想法,拍些想表達自己人生感悟的東西,可以另外拍,不影響這個系列,不管是對你還是對觀眾,都是好事,而且這次保強你只要給他片酬就行了。”
徐征隱隱有些意動,《港囧》換掉了王保強,就是因為利益談不容,如果只給片酬,不參與投資,那多給一兩千萬徐征都無所謂。
而且《港囧》票房算是失敗的,一定程度上也拉低了《囧》系列的口碑,這次的《囧媽》要是再重蹈覆轍的話,這個系列估計就得暫時擱淺了。
再加上李謙都親自說了,徐征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就,也少不了李謙的幫忙。
《人在囧途》導演的機會是李謙給的,也是跟著他做了一回執行導演,才把這片子拍好。
如果當初沒有不是自己導演,換了別人,那這個系列估計都不屬于自己了。
其實現在也不屬于自己,版權還在李謙手上,想用誰還是李謙一句話。
想通了這點,徐征做出一副糾結了許久的樣子,還是勉為其難地點頭應下,“那就聽你的,我改動一下角色,雙主角這次不可能了,母子、夫妻感情這點不能丟,只能設計一下男二號,戲份不會少。”
“沒問題,具體的征哥你自己把握,”李謙欣然點頭。
其實徐征上次聽李謙說了“寓莊于諧”這四個字要點之后,回去就把劇本推翻重寫了,加重了喜劇的比例。
表現上80%以諧為主,莊就從表面上的諧來表現。
也就是一個是表現手法,一個是內在。
那原版那個列車員那點戲份就完全不夠了,需要一個足夠戲份,又能撐起來耳朵男二號。
沒有誰比王保強更合適了,除了他也就剩黃博,可是黃博還得拍寧昊的《瘋狂外星人》。
讓徐征接受了自己的提議,還不是勉強接受的,李謙也很高興。
《港囧》和《囧媽》兩部片子,徐征就是想法多了,他的目的不單單是拍一個觀眾喜歡看的喜劇。
《大鬧天竺》其實也是這樣,第一次當導演,能夠向觀眾傳達一些東西的時候,王保強就迫切地想要把自己的心情、感想告訴觀眾。
成功者的通病。
就把囧系列做成喜劇,從完全商業的角度去做,像《泰囧》那樣,所有的情感表達放在內里,而不是直截了當地表現出來。
至于想裝逼,和觀眾談人生談理想,就另外拍個片子,這樣就算票房低了,口碑差了,對這個系列沒影響,對導演也沒多大影響。
不過,徐征還是很好奇,李謙專門就為這個事找他,上次談劇本都沒說,擺明了是為了王保強。
“保強也不容易,入行這么多年還能保持本心,不像你們一個個的,而且也是娛樂圈草根奮斗的典型,于情于理幫他這一把也是應該的。”李謙笑道。
“什么叫我們一個個的,搞得我是個壞人一樣。”徐征不滿意了。
李謙一臉莫名的笑意,“我怎么聽說征哥你這幾年挺瀟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