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過去,雖然沒有影響到電影的票房,這三天工作日的票房也達到了7.3億。
好像這波攻勢絲毫沒起到作用一樣,任他黑子再多,也對票房沒有一絲一毫的影響。
不過,如果有細心的人就會發現,不僅僅是這么簡單。
有相當一部分水軍和黑子,采取的是瞎吉爾噴的方式,這么做,最大化地激怒了《流浪地球》的影迷,雙方已經變成了純粹的互噴了。
如果是這樣的話,整個局面就變成了你我互相對罵。
不再是把話題放在《流浪地球》究竟是不是好電影這個問題上了,因為從這方面入手的話,資本沒法把白的說成黑的,畢竟大眾都看過電影了。
慣用的伎倆了,“黑”,在電影領域已經產業化,規模化,組織化。
一個形成產業的東西,就遠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那么簡單了。
一個典型的案例,電影版《愛情公寓》堪稱教科書版的“黑”了。
《愛情公寓》有個最大的黑歷史,那就是抄襲。
可奇怪的是,電影上映時期的大規模惡評和媒體黑文幾乎沒提抄襲二字。
用什么黑最有效果呢?說它掛羊頭賣狗肉,欺騙鐵桿粉絲,消費他們的情懷。
這個黑點可就厲害了,直擊這次買票的主力軍,節奏出來后,各大媒體都統一口徑:這原本是部盜墓片,為了騙錢臨時改的名,劇情跟《愛情公寓》沒有半毛錢關系!
所以才有了票房的雪崩。
雖然這些“黑”都是真的,劇情確實是關于盜墓的。
不過這說起來確實是一起有預謀,有組織,目的明確的“黑”。
抓住重點,所有力量全部直指最重要的方向。
至于是不是抄襲,這雖然是黑點,但是無關緊要,那么多劇版粉絲和觀眾難道不知道?
所以,對方就不提這個,因為起不到打擊電影的作用。
而這部片子的主要觀眾都是沖著情懷來的,那就要抓住重要。
掛羊頭賣狗肉,《愛情公寓》其實是《盜墓公寓》,這就直接勸退了大部分沖著情懷來的觀眾了。
沒有了情懷,這片子就完了。
《流浪地球》這次,也是一樣。
網上已經變成了雙方的罵戰,而且是罵出火了。
一方基本上是是信口開噴,把影迷的火氣點燃。
這就導致,一些情緒激動的影迷,也逮著給差評的人就狂噴了。
不管怎么樣,只要是說電影一點不好的,就必然會有一群人追著罵。
電影確實有很多不足之處,而那些提出不足的地方的影迷,被這一噴,肯定也生氣,也加入進來罵影迷。
當然,其中肯定有攪混水的,見人就罵,不管是說電影好的,還是說電影不好的。
這就導致一些客觀中立的觀眾,也開始有點反感那些無腦噴的影迷了,連忙著對電影也有了些不好的印象。
還有,強行和愛國牽扯在一起,有些反串的,和過分偏激的,罵那些指出電影缺點的觀眾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