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昌郝的大伯父叫劉明凡,他還是不大相信劉昌郝能修好這條路,特別是看到劉昌郝在“耍威風”,讓他很不爽。
劉明凡大聲說:“汝家須多人,不守契約,吾等奈何。”
僅是一句,劉梁村就有些人退縮了。
“劉明凡,如此可好……”
劉昌郝話還未完,劉明凡的兒子,也就是劉昌郝的大堂哥,沖上前來。
“狗子,汝呼誰名!”
秦瓦匠也沖了過來,劉昌郝一把將秦瓦匠攔住,別人還好一點,秦瓦匠那可真的是喜歡動拳頭。
“好吧,大伯父。”
大伯父了,加上塊頭嚇人的秦瓦匠在邊上,劉昌柱乖乖地退回去。
“吾與汝共請韓保正、劉四根、梁大保長,若不放心,將孫耆長亦請來,再與汝共同立契,若路修不起,吾先將各家每天兩百文工錢發掉,余下財產盡歸汝家,汝不是一直垂涎吾家財產嗎,吾今便給汝一個機會。”
劉昌郝一下子將話說敞開了,劉明凡氣的直哆嗦,用手指著劉昌郝:“汝,汝,汝……”
可他卻不知說什么好。
劉梁村所有村民都壞的不可救藥,實際九成村民仍有著一些道德底線,劉昌郝大伯與劉昌郝兩家的故事,有幾個村民是不知道的。
劉昌郝繼續說:“如路修成,汝將吾大母借汝贈汝之錢,盡數償還吾家。”
他說完反而看著各個村民的反應。
這不是賭約,他這個大伯也不會與他賭的,即便賭了,也不會還錢的。
于其說是賭約,不如說是一個小小的良心拷問,拷的不是大伯,大伯已經拷不好了,拷的是劉梁村村民。
其實說起來,劉昌郝大伯一家欠劉昌郝家太多太多了。先是劉昌郝的曾祖父,他當了禁兵,于是高祖分家產時分的田地最少,劉昌郝曾祖自己拿薪餉治辦了一些田產。隨后陸續升職,薪酬多了,在京城治辦了宅子,曾祖母帶著劉昌郝祖父與兩個姑奶進京城了,這些田產無償地分給了兩個兄弟,部分田產也被劉昌郝大伯繼承下來。
隨后劉昌郝曾祖與祖父每次回鄉時,也陸續貼補了劉家幾兄弟。
這些,劉昌郝沒有提,不僅涉及到大伯與五爺爺家,也涉及到二伯、四叔、五叔三家。
到了魯氏回來,當年劉昌郝曾祖母進京城,不但田產,連同屋宅、屋基地都分給了兩個兄弟,魯氏只好重新建宅子,買地,就這樣,還在繼續貼補幾個兄弟,包括替幾個兄弟還債。
為什么不感恩呢,為什么還想吃劉昌郝家呢?
實際兩家就是大多數劉梁村與劉昌郝家關系的縮影。
眾多村民一起沉默,他們也沒有了議論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