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天總是很藍
日子總過得太慢
你總說畢業遙遙無期
轉眼就各奔東西
……
誰娶了多愁善感的你
誰安慰愛哭的你
誰把你的長發盤起
誰給你做的嫁衣
……”
唱完最后一句的時候,秦川已經淚流滿面,直直站著,緊緊閉著眼睛。
他并沒有動,可本應該熱鬧的足球場、籃球社、劍道社里再也聽不到半點聲音。
原本那些喧嘩的放學后社團組織變得一片寂靜。
這時候真的是像個鬼校園了。
片刻后,校園中隱隱傳出幾聲細微的抽泣聲。
就算沒有哭的人,也大部分眼睛通紅。
那一句:你總說畢業遙遙無期,轉眼就各奔東西。
唱到了所有人的心里。
特別是和國。在偏差值的制度下,真的是意味著畢業再也不見。
偏差值高的一小撮人升學,其他人回家,或者早早成為工人、農民……
中學校園已然是他們的絕響。
“太傷感了,簡直唱到了我的心里。”
“嗚嗚,我第一次聽歌聽到哭出來。”
“誰把你的長發盤起,誰給你做的嫁衣……一想起這句歌詞,我就忍不住流淚。”
“怎么有這么好聽的校園歌曲?”
“好聽是好聽,就是太悲傷了。”
“完了,完了,姐已經淪陷……”
秦川不知道外面的議論聲,他用日語唱只是為了平復對面的靈,畢竟是紅衣,不降低她的怨氣,秦川可不想剛。
唱完,秦川平復了心情后,才睜開眼睛,擦干眼淚站起來,剛想努力帶出一點和善的微笑,與唱歌小女孩交流一下心得--比如咱們要唱就唱這樣的歌,你唱的太恐怖了。
秦川是真心不明白,自己國土上是什么雞兒情況,你們自己心中沒點兒逼數嗎?
這么作的?編這樣的兒歌?
想死也不要從娃娃抓起好吧?
真的活膩歪了,跳樓不好嗎?編什么靈啊,不害怕啊……你們能不能等我走后再作?等我回國了,你們再作,死勁兒作,往死里作。
現在,希望自己的校園風可以打動她。人生最美好莫過于求而不得。
她死亡的年齡正是小學堂的年齡吧。
同學們在學堂上聽課,自己卻再不可能成其一員,應該很懷念吧。
秦川的心中打著草稿……
但……
下一刻,雷鳴般的掌聲響了起來,久久沒有停歇,而且鼓掌的人就在秦川身邊,教導主任。
秦川的聲音本來就帶著一定的磁性,再加上小學生作業的加持,使其覆蓋了一重特殊音質,令他成功地用深沉的嗓子演繹出了畢業時最傷感的離別。足以翻出人心深埋的回憶,靈的,人的。
而且比起靈來,大活人更容易受到感染。
心中的惶恐,害怕等情緒,全都被驅散一空!
教導主任不僅想鼓掌,在鼓掌,他更想與人聊一聊他的同桌的那個她。
豈可修!太感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