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再過不了多久,又是一次妖魔禍亂天下(和國)的大劫。
所以上船惡夫義正詞嚴說道:“何為死靈?不過只是愚昧的凡夫俗子對他們的稱呼罷了,
“我們是科學家,我們的研究可以證明死不過是生的旅途。他們與我們是一樣的。”
“草木由發芽進入茂盛,進而衰退枯萎。人的生命亦然。首先進入青春期,初吐新芽,之后是盛年時期,精力充沛,郁郁蔥蔥,最后迎來生命的終焉——死,枯萎衰敗,重歸土里。重歸土里,既是這一生的終結,同時也是下一世的開始。”
“你們這些年輕人不遵習俗。我卻已經參與幾次的夾白骨了……”
和國有個習俗叫夾白骨。親人的遺體在火化后,葬儀人員將會來通知家屬,請家屬裝骨灰。之后便推出一個小桌子,上面是一幅完整的人體骨骼。除了胸腔骨架已經被燒成小碎塊外,其他部分的骨頭基本完好。桌上有四雙長約40厘米的筷子,家屬們男左女右,兩人一組,一人用筷子夾起遺骨,傳遞給另一人,然后將其放入骨灰罐中。
夾骨要按照一定的順序,首先是牙,其后是腳骨起,手骨、腰骨、背骨、肋骨、胯骨、喉結等各撿一塊,頭骨最后放入。必須由死者最親的人,將頭骨一點點完全夾起放入骨灰罐中。夾白骨的時候,沒有哭泣,更沒有害怕之感。因為于和國死文化中,這是在舉行死者再生輪回的儀式。夾完后套上金色外套,逝者便如枯草般,重歸土里,等待下一次的盛放。
“這是不是說我們與他們是同……類?”仨傻好像要被說服了。
“這是自然。生死概念正確讀作死生觀。死在前,生在后,生死同重。如此,生死關聯,在死的覺悟中體會生的艱難,于生的光景里淡漠死的恐懼,死便成了生的延續……”
“這個,好像是可以這么理解。”日下部看向自己的好友們,他最先被說服了。
“還有陰陽師。”中村扶了扶眼鏡,做最后的掙扎。
“愚蠢!”
上船惡夫活動了下手腳:“這世上是先有死生?還是先有陰陽師?就說最有名的安倍晴明,他又是怎么得到的力量?”
“據《葛葉物語》所載,安倍益材自惡右衛門手中救出一只白狐,這白狐是和泉國信太森林中修行多年的狐仙“葛葉”。后幻化為人與益材相戀,之后產下了晴明。當晴明五歲時,意外地見到母親狐的原形,分離的時刻于是到來。葛葉拋下哭泣不已的幼子回到森林中。“如果思念的話,就來尋找吧……和泉最深處信太森林,葛之葉……”反復復誦的歌謠,那是母親送給孩子的最后話語,晴明日后依循此歌的指示,得以再至森林隱秘處見母親一面,這他才得到了力量……”
“如此愚蠢嗎?這還不明白嗎?視神鬼妖魔為魑魅魍魎,其實一直是他們。”
“他們才是打亂這世間陰沉的罪人。”
“他們不過是發現了利用了死的力量的方法,又編上一些恐怖的故事,從而隔斷其他人對其的了解罷了。”
“他們不過是群自以為是,自私自利的家伙。你們還真當他們來拯救世人來了!”
上船惡夫這個時候嘆息說道:“我們是科學家,不是那些受愚弄的蠢貨。”
“我們要以我們自己的學識撥亂反正。”
“就像是那黑船為我們開國。這些靈也必然告訴世人什么才是對,什么才是錯……”
還可以這么理解的嗎?
不過仨傻與這個屋的人信了。一如當年阿妹莉卡入侵了他們,他們其實一點兒也不恨,反而很感激一樣。
這本就是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