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南下游玩?這如何讓人放心的下?萬一被誰給拐走了,那怎么辦?
王青云追上來急聲道:“那可不行,哪有兄長去查賬,妹妹卻游山玩水的道理?再說了,雖然這是太平年景,但是壞人也不少,騙子尤其多。”
王勝男忍不住翻了個白眼,還壞人,家里那么多護衛是吃素的嗎?還騙子,什么騙子敢騙到他們太原王家頭上?
蘇程派人前往海州接收海船準備出海的事,并沒有在長安城引起軒然大波,但是在世家大族中引起的動靜卻不小。
有人著急有人歡喜。
在蘇程的人沿著長盛路一路向東的時候,另一支浩浩蕩蕩車隊也一路奔向長安而來。
出征的侯君集終于領著大軍凱旋。
長安轟動。
禮部于郊外設凱旋大典。
雖然李世民和朝中一眾重臣們最看重的是白疊花種子,但是這畢竟是滅國之戰,是可以永記史冊的大勝。
皇帝帶著朝中眾臣,浩浩蕩蕩的出城了,長安城中更是萬人空巷。
蘇程作為這次出征的發起者,當然隨駕一起出去迎接,而且蘇程還脫離了班位緊跟在李世民的身后,站的比李靖、房玄齡等人還要靠前。
這是難得的榮耀。
身后的一眾臣子們倒也沒什么意見,就連一向正經古板的魏征都沒有任何意見。
雖然侯君集領軍覆滅高昌國并且搜集到了白疊花種子立下了大功,但是大家卻都覺得最大的功勞當屬于蘇程。
尤其是程咬金、尉遲恭等一眾武將們更是這么覺得,打高昌國難嗎?
那不就等于出去活動活動筋骨嗎?除了路途遠點還有什么難的?
所以在他們看來,侯君集那不叫功勞,那叫苦勞,如果不是高昌國路途有點遠,連苦勞都不算,完全就是去度假。
冗長的禮儀,蘇程一直面帶微笑的站在李世民的身后,深深的感到做皇帝真挺累的。
很同情李世民啊。
侯君集帶著一眾將領們下馬,朝皇帝和文武百官走來。
侯君集在前,薛萬徹緊隨其后,然后是蘇定方和薛仁貴。
雖然薛仁貴帶領了兩千火槍兵,也只是一個中郎將,但是卻站在一眾將領的前部。
一方面是因為神機營的特殊地位,另一方面又何嘗不是因為蘇程在朝中的地位。
而且侯君集之所以這么安排,還因為皇帝本身就十分關注神機營在出征時候的表現。
可以說,此次出征,皇帝最關心的就兩件事,一是白疊花的種子,二就是火槍在戰場上的表現。
至于覆滅并占領高昌國,至于高昌國的財物,皇帝自始至終都根本沒有提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