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領,若是拉甫德贊下了軍令,讓咱們頂到前面去,那怎么到底是聽還是不聽啊?”有將領猶豫著問道。
聽還是不聽,這確實是個難題。
聽,那就意味著會被當槍使,會損失慘重,可若是不聽拉甫德贊的軍令,他們又沒有大氏族的底氣。
頭領沉吟道:“一點都不聽當然也不行,首先要看軍令是什么,然后再決定執行到什么程度。”
就在頭領和一眾將領們探討著的時候,有護衛匆匆走了進來連忙道:“頭領,抓到了幾個鬼鬼祟祟的人,據他們交代,他們是被唐軍抓住了,然后派來送信。”
巴果扎袞一聽頓時就來了精神,連忙道:“信?怎么信?人呢?還不過快帶過來!”
過沒多久,護衛就將那幾人押了進來。
還沒等巴果扎袞審問,這幾個人就嘰里呱啦的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就像是竹筒倒豆子一樣全都吐露了個干干凈凈。
原來這些認識祿東贊那一戰中被俘虜的吐蕃人,被派來送投降信,剛剛靠近會盟之地就被斥候捉住了。
這一刻,巴果扎袞很慶幸今天輪到了他們巴果氏巡視探查。
雖然不知道這封信上到底寫了什么,有沒有什么用,但是至少比被蒙在鼓里要好。
這要是被大氏族的人碰上了,說不定就裝作什么事都沒發生,私底下加以利用。
巴果扎袞迫不及待的就拆開了手中的信,然后他就懵了,上面的字很漂亮,但是他卻一個都不認識。
并不是所有的吐蕃人都會說漢話認識漢字,事實上也是在松贊干布一統吐蕃之后才有不少人受到松贊干布的影響才開始學習漢話漢字。
這些人多集中在邏些城,所以,一些氏族頭領,尤其是中小規模的氏族頭領不會說漢話,不認識漢字十分正常。
雖然不認識,但是巴果扎袞卻立即就認識到了這封勸降信的重要性。
不認識字,他卻認得出印信,上面足足有六個印信。
王妃和公主的印信他一眼就認出來了,而剩下的四個大印雖然不認識他也能猜得到,一定是李績、蘇程、程咬金、尉遲恭的大印。
由此可見這封信一定很重要。
明知道很重要,卻不知道這上面到底寫的什么,這實在是讓人心癢了。
巴果扎袞放下手里的信,立即喝問道:“快說,這信上到底寫的什么。”
送信的幾個人都快哭了,他們只是被派來送信,哪里知道這信上寫的什么?
“大人,小的也不知道信上寫的什么啊,榮國公他也沒跟小的們說啊,而且,小的們也不識字啊!”
看來是問不出什么來了,巴果扎袞有些頭疼道:“咱們族中有誰認識漢字嗎?”
一眾將領們聽了先是怔了怔,然后齊齊搖頭,據他們所知,族中還真沒有人認識漢字。
“你們啊,一個個就不知道學習,偌大的族中竟然沒一個人認識漢字!”巴果扎袞頗有些恨鐵不成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