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2歲第一次寫歌開始,到今年,顏若芷整整寫了十一年歌了。
面世的作品超過百首。
其中APM火熱指數(歌迷下載量和歌手翻唱量的綜合指標)達到C級的熱歌有7首。
B級熱歌1首。
A級熱歌1首。
目前還沒有S級和SS極的超級熱歌。
這個成績單對于一個只有23歲的年輕創作人來說,已經無比強大了。
縱覽整個華夏樂壇發展史,在23歲以前能拿出這樣靚眼成績單的創作人,一只手就能數的過來。
單論創作成績,顏若芷算是國內罕見的天才型才女。
顏若芷對于寫歌一直以來也是很自信的。
但聽過江東流幾首新歌后,顏若芷有點“受挫”。
她覺得自己所能駕馭的音樂風格就夠多了,直到聽了江東流這么多歌后,她才明白,什么叫大天才級的駕馭力。
江東流的作品每一首都能讓人品出別樣的味道。
有專業素養的音樂人,可以特別直觀的感受到江東流在作品里的調式精華和絕妙靈感。
他的歌有的情感真摯,有的筋骨強健,有的劍走偏鋒,有的又返璞歸真,沒有任何定式可尋。
通常音樂人寫歌都有自己偏愛的調式組合,或者偏愛的結構,就算創作不同風格的作品,也能從這些作品里尋到出自同一人手筆的習慣性蛛絲馬跡。
這就好比人寫字,寫習慣后,你就算想改變寫字風格,筆跡鑒定專家也能從筆畫中找到規律,鑒定這些字是不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聽江東流的歌,卻幾乎每一首的調式運用或者結構組合都不一樣,一點相同的規律都找不到。
若不是有確切的內線情報告知這些歌都是江東流親手所做,顏若芷真不信這些風格迥異的作品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先不說這些歌的創作技巧有多么的高明,單是這些毫不相干的天馬行空的音樂創意,就足夠顏若芷開眼的了。
越多聽江東流的歌,顏若芷就越能感受到這家伙天賦潛力的“可怕”。
在顏若芷眼里,江東流就像一座深不見底的冰山,之所以說他深不見底,是因為他目前所露出水面的作品只是突出海平面的冰山一角而已。
海面之下到底還藏了多么豐富的音樂寶藏,反正顏若芷是沒法想象。
她自己的創作中,有9首歌都達到了C級或C級以上的走紅標準,可以說是很拿得出手的作品了。
但聽江東流的這些歌,似乎隨便哪一首都不比她自己的C級作品差。
或許著了江東流音樂的魔,品鑒能力出現了偏頗。
總之顏若芷越聽江東流的歌就越覺得好聽。
她是發了上百首歌才有9首堪堪達到走紅標準。
這個精品率在華夏創作人里算是極高的水平了。
江東流卻是每發一首歌,都有沖上C級的潛力,簡直強到了變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