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哥,你不用著急下決定,可以回去多考慮一下,我可以等你!”
宋健沒有回答,而是忍不住問道:“你知道剛才你的說法在現實中多難嗎?這會破壞市場的價格體系,引起所有人群起而攻之!”
隋波笑道:“當然,所以我們需要一定的策略,還需要時間……,你要是有興趣,我可以詳細談談我的下一步規劃。”
這時宋健已經完全被他勾起了足夠的興趣,點頭道:“當然,我洗耳恭聽。”
于是隋波開始細致的闡述他的思路。
從最初的裝機到電腦配件,通過BBS和校園地推,鎖定學生群體這一目前電腦產品最大的消費群。
先通過本地化區域經營,以類似C2C的模式,篩選出優質零售商或者代理商合作,這一步先是利用網絡快速規模化的優勢,培養用戶。
同時,積累內功,在供應鏈和物流、倉儲環節進行布局。
等到用戶積累到一定規模,平臺的話語權增加之后,再跳過代理商和經銷商,直接和廠商合作,形成B2C的業務模式。
最后,隋波解釋道:“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我們都會是C2C和B2C兩種模式并存,這樣短期內不會引起業界太大的反彈。
等到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發生變化,廠商感受到電子商務平臺的價值之后,他們會主動來和我們合作的。”
宋健這才輕舒了一口氣。
還好,隋波并不是沒有考慮到其中的困難,甚至比他想到的,還周詳一些。
沉思了片刻,宋健還是搖了搖頭:“我需要好好想想,……抱歉,現在不能答復你。”
隋波倒也不意外,挖人這種事沒有那么容易,尤其是像宋健這種本身在公司里身居高位,職業發展順利的人。
不可能被一番熱血和雞湯忽悠之下,就匆匆決定。
相反,他回去深思熟慮之后,才做出的決定,等真正加入團隊,他才會更用心,更專注,更努力。
前世小米創立時,雷教主為了挖來那些大牛,常常是拉著那些想挖的人,沒事就聊天,聊個半年之久,最終忽悠到手。
“我說過,我可以等。”隋波笑著點頭,似乎并沒有沮喪之意。
“師哥,你有時間了,我們隨時約,今天聊的比較淺,其實我也有很多東西想向你請教。”
宋健站起來和他握手,感慨道:“互相學習吧,今天我也很受啟發!”
隋波站在咖啡廳門口,看著宋健匆匆走遠的身影,臉上露出微笑。
他有種強烈的預感,宋健最終會同意加盟的。
…………
等待宋健最終決定的時間里,隋波也并沒有停下他準備擴張的腳步。
一方面讓技術團隊開始聯系各地高校的同學和認識的計算機小牛。
另一方面,他想起了起家的Cfido網絡。
各地的站點里,都有一批早期的互聯網重度用戶,其中不乏當地電腦、軟件公司的從業人員,這些人對互聯網的認知度高,苦悶于現狀,其中不乏有創業激情的人。
就像出來創業的UCDOS三人組一樣。
這批人中,也能挖掘出一些人才。
就算不能,到時開拓當地業務時,隋波也準備約著面面基,套一套交情,就比如深市的小馬哥、羊城的丁三石等人。
誰知道未來某個時間,會不會有合作,甚至投資的機會呢……
互聯網早期的圈子并不大,這個江湖中,遲早會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