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波刻意沒有通過周培來尋找,而是找了自己高中同學,考到復旦文學系的楊潔。
楊潔是高中時文科班的團支書,高三曾有一段時間,她和隋波兩人輪番包攬班里的第一,也算競爭對手。
私下里雖然交往不多,可是還算是關系不錯,隋波既然來了復旦,沒理由不見見她。
順便也可以找她來了解一下,復旦校園里活動能力強、有號召力的女生。
畢竟宣傳這一塊,還是女生細心,而且進宿舍推廣也有優勢……
楊潔幫他介紹了復旦學生會的副主席,新聞學系大三的崔倩。
隋波招攬崔倩意外的輕松。
這位行事颯爽的短發女生,一見到隋波后,第一句居然是“**!我終于見到真人啦!”
好嘛,居然是個“波妹”……
隋波無奈之余,倒也有些松了口氣。
團隊的最初組建時,有這么一層心理認同感,倒是便于管理,也能有信任度。
果然,聽隋波說了準備在魔都設立分支機構,推廣易趣和裝機業務之后,新聞系出身的崔倩敏感的發現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事。
有著“新銳作家”“帝大才子”名號的隋波,作為大一學生,自主創業。又是互聯網這個新興領域,這其中新聞點很多啊!
能夠加入其中,近距離的感受,甚至親身參與這一過程,一定是一段非常特別的經驗。
所以幾乎沒有太多猶豫,就答應了加盟。
甚至都沒有讓隋波廢太多的口舌,給她灌輸那些“互聯網理念”和未來愿景的雞湯……
周培和崔倩到位之后,魔都團隊就算基本成型了。
這兩人可以互相配合,也可以互相制衡(當然,還是學生的他們想不了那么復雜),再加上規范的資金管理制度,應該可以規避不少風險。
當然,后期還是需要有一個人來主持魔都的項目。
是從這兩人中賽馬而出?
還是另外從CFIDO的BBS上,找到經驗更豐富的從業人員……,就看魔都這邊的業務發展情況而定了。
魔都作為易趣的第一個外地分公司,隋波非常重視。
他并沒有匆匆開始后續的行程,而是留在魔都,親自手把手的教導團隊,引導業務走上正軌。
一開始并不是業務培訓,而是企業文化和價值觀的灌輸。
連續三天,隋波都在開會,周培帶來了5個人的計算機團隊,和崔倩帶來的3人市場推廣團隊,一共8人,都聚集在校門外的店里,由隋波給他們“灌雞湯”、“談理想”、“講未來”。
一方面,隋波通過這種方式,強化他本人的影響力、熟悉感和認可度。
畢竟分公司孤懸在外,很多時候鞭長莫及,如果沒有對他本人和公司的認同感,很容易自成一體。
另一方面,他也把這些人當做種子,當他們認同易趣的理念之后,在之后的業務開展中,很容易就會影響到周圍的人。
易趣想要做到未來巨頭的目標,人才無論什么階段都是需求的。
用隋波的話,他們就是“宣傳隊”、“戰斗隊”、“播種機”。
之后才是業務培訓。
隋波和黃海都是親自參與了帝都項目從開始到壯大的全過程,從和供貨商的談判,BBS和電話客服,訂單流程,現金流的管理,到宣傳單派發、海報張貼,小禮品的采購,市場營銷活動的效果……,全都做了細節上的培訓和分享。
然后,每天培訓后,晚上都拉著團隊聚餐,拉近大家的距離,增強團隊凝聚力。
在這一過程中,隋波也在默默觀察這個全新團隊里的成員,分析哪些人是可以留下的,哪些人不太符合他的要求……
最后,隋波和黃海、周培、崔倩一起開會,討論出了一個代號“魔都行動”的市場營銷方案,主要是借鑒了“3月風暴”活動的驚人效果,希望能在易趣進入魔都市場時,一炮打響。
隋波同意了這個方案。
他提前準備好了近200萬的資金,除了留下30萬給帝都,籌備第二家網吧之外,剩下的資金都準備用來作為新開設的4個城市的分支機構設立和市場營銷活動之用。
這個時候砸錢布局,是必要的。
一直待了三周時間,等到業務正式開展,一切走上正軌,隋波承諾一個月之后等活動結束,回來為大家慶功,這才和黃海離開魔都,前往第二站,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