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只能是先搭個架子,不能作為現階段主要發力的方向。
這樣算下來,目前能夠持續提供現金流的項目,似乎只剩下網吧了……
隋波眉頭深鎖。
網吧雖然這時算得上暴利,但規模如果不起來,現在這樣兩個店每個月十幾萬的收入,也就覆蓋掉公司的人員薪資和服務器帶寬成本。
根本達不到積累大量資金的作用。
接下來校內網要上線,這種虛擬社區類的社交網站,對服務器帶寬要求更高,這方面成本還要增加。
想象前世的aren那樣快速拓展用戶,也需要做一些廣告、校園推廣活動,這也是一筆費用。
接下來這兩年里,需要用錢的地方很多啊!
還需要給公司再找一個現金奶牛項目才行……
當然,另一個辦法就是融資。
不過隋波還是希望等到易趣網和校內網達到一定的用戶量和名氣之后,這樣就算到時候不得不融資,估值也能高一點。
從融資,隋波又想到了公司的股權架構問題。
新項目的進展比隋波之前預計的要快,他一直期待的王川團隊的搜索引擎還沒有做出來,沒想到校內網卻先冒了出來。
這樣,原本他計劃里的,用“易趣電子商務公司”和“千尋在線網絡技術公司”,承載電商和搜索兩大核心業務的結構,也要增加一家“校內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用來承載社交業務。
而這種情況下,最好的架構就是在三家公司上面,再增加一個母公司。
考慮到最好在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裂之前,去納斯達克上市,為了符合納市對上市主體的要求,還需要提前進行VIE模式(離岸公司)的公司架構調整。
所謂VIE模式,就是隋波作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需要在開曼群島等透明性較高的境外地,成立一家SPV(specialpurposevehicle特殊目的實體)公司,作為未來的上市主體;
再用這家開曼SPV控股一家BVI(英屬維爾京群島)SPV,由這家BVISPV再在國內設立一家WFOE(WhollyFnOwerprise,外商投資企業),最后用這家WFOE和國內的母公司進行協議安排,最終達到將母公司的絕大部分利潤轉移到WFOE的目的。
這樣,上市主體是開曼SPV,實際控制人還是隋波,只是通過依次控股的方式來控制國內的母公司。
這種操作,一方面是便于在納斯達克上市,符合美國標準會計準則;
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規避信產部關于外商投資的規定,規避現行的外匯管理制度,享受巨額免稅以及低成本的股份轉讓。
在隋波前世,這已經是互聯網公司在美上市的常規操作。
但現在,國內還根本沒有這種模式。
隋波如果想弄VIE架構,還需要跑一趟香港,找專業的律師事務所和會計師事務所來操作。
這個時間點,至少要在99年資本市場對互聯網的融資熱潮起來之前。
而且,在搞VIE模式之前,還要弄好公司里創始團隊的股權激勵。
嗯,還有,好久沒聯系宋健了,差不多也該臨門一腳敲定下來了。
就這樣,隋波的思路發散,越想越多。
創業就是這樣,各種事情千頭萬緒,每向前一步,都會有更多的問題和事情出現,需要創始人不斷的去想辦法,找出路,解決問題。
…………
宿舍門被推開,張軒快步走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