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投前估值(Pre-moneyValuation,Pre),也就是企業在VC投資之前,值多少錢;
二、投后估值(Post-MoneyValuation,Post),Post=Pre+融資額。
如果按照1億美元的投前估值,融資后的公司市值是1.2億美元。
這樣,投后的股份則變成了隋波私人控股公司70.8%,員工持股平臺12.5%,高盛12.5%,霸菱亞洲4.17%。
而如果按照1億美元的投后估值,2000萬美元的份額,高盛投1500萬美元,直接占15%;霸菱亞洲投500%美元,直接占5%。
隋波私人控股公司和員工持股平臺的股份按比例稀釋,分別為68%,12%。
這之間的差別,顯然還是很大的。
隋波堅持采用投前估值。
他在融資談判中,這時已經開始占據主動權,當然要盡量爭取對自己有利的選擇。
另一個談判焦點,就是員工期權池(ESOP)是否安全稀釋。
所謂完全稀釋,就是期權池按照融資比例同樣進行稀釋。
一般在融資時,很多機構都會要求在投資之前,企業就把這些期權預留出來,這樣,投資之后,投資機構的股份就不會被預留的期權稀釋。
很多投資機構也會說,這是為了未來期權池不被攤薄的考量。
在這一點上,隋波沒有堅持,同意了投資人的要求。
畢竟從公司治理的角度,期權池還是要留出空間來,后續用以吸引人才。
這對公司而言,是有益的。
就算自己在股份上犧牲一點點份額,也沒有太大的影響。
畢竟員工持股基金的投票權,也是委托給自己的嘛。
第三個談判焦點,則是董事會的構成。
按照投資比例,霸菱亞洲沒有達到5%,是沒有資格派出董事進入董事會的。
為了能夠進入董事會,霸菱亞洲希望增加投資額度,高盛又不愿放棄份額。
最終還是隋波拍板,徐新可以代表霸菱亞洲進入董事會,但不享有一票否決權。
最終公司董事會組成為5人,隋波及他指派的公司高管總共占3人,高盛、霸菱亞洲各1人。
其中高盛派出的董事,在涉及“損害”股東重大利益事項上有一票否決權。
有關“損害”重大利益的標準,主要列出了兩點:重大經濟損失、重大名譽(商譽)損失。
而在認定損失的細節上,張婉琳做了很細致的規定。
這方面就看出律師專業性的重要了。
基本上,規避了在一些公司運營和重大事項上,投資人一票否決權的風險。
最后,經過各種條款細節的不斷博弈和妥協,
三方終于達成了最終的融資協議。
按照1億美元投前估值計算,本次融資后,開曼SPV公司的股權架構將變成:
隋波私人控股公司(SwimWaveHoldingsLimited)持有68.33%;
易趣員工持股平臺(EachExemptedLimitedParnership)依然持有15%;
高盛集團有限公司(GoldmanSachsGroupInc)持有12.5%;
霸菱亞洲投資有限公司(BaringPrivateEquityAsiaCapitalLimited)持有4.17%。
對這次融資最終的結果,隋波還是很滿意的。
基本上,他關心的核心條款,都獲得了認可。
AB股投票權明確寫入了融資協議中;
投資機構要求的所謂對賭協議條款,最終在他的堅持下,只規定了2000年3月前的上市目標,卻沒有懲罰措施。
與其叫對賭條款,不如叫激勵條款。
按照這一條款,如果按期完成上市,股東會將會獎勵作為公司CEO的隋波,1%的股票。
談判達成后,兩家機構馬上開始了DD(盡職調查)。
盡調進行的很快,一周時間,順利完成。
沒有出什么意外,易趣無論在業務、法律、財務方面都非常完善。
三方正式簽署了SPA協議和SHA協議。
按照協議約定的交割條件,在協議簽署后一周內,投資款全部到賬。
至此,易趣A輪融資在經過了近2個月的漫長博弈之后,終于塵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