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波很喜歡在喝茶的時候,思考事情。
他在思考易趣的業務布局和接下來的戰略重心。
說實話,這段時間,因為融資的關系,他把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了電子商務平臺上。
但實際上,他非常清楚,現在并不是在電子商務上發力的時機。
這也是為什么對于8848的出現,他真的并不在意。
在1999年這個時間點上,電子商務模式在國內有著天然的短板。
網絡的基礎設施、網民數量、支付條件、物流配送的效率……,基本上都不支持這個商業模式大規模的發展。
按照隋波的估算,能夠達到千萬/月左右的銷售流水,基本上就達到這個時代電子商務網站的上限了……
說白了,這個時代搞電子商務,干的都是拓荒的活。
如果沒有網絡泡沫的出現,或許還有人能堅持下來,慢慢發展,等待電子商務03年之后的重新興起。
而要到08年,電子商務模式的真正成熟和爆發,還有十年的時間!
但偏偏僅僅一年多之后,進入2000年,納斯達克股災,互聯網泡沫破裂,所有網絡股哀鴻遍地。
資本市場大退潮,一大批國內99年出現的電商網站,全都死掉了。
歸根結底就是燒錢拓展市場,導致資金鏈斷裂。
唯一存活下來的幾家:
當當體量小,而且只做圖書。最重要的是,在泡沫前,當當剛拿到一筆650萬美元的融資,這才熬過了寒冬;
卓越背后有金山和聯想支持,而且走精品路線,資金占用量小,即使這樣,后來也堅持不下去,賣身亞馬遜;
易趣(也不知道現在會叫什么了)則是邵亦波剛剛融到了大筆資金,而且他做C2C,本來就不需要大規模的投入,本來最有機會做大。
可惜老邵不愛江山愛美人,把易趣出售給了Ebay,回了美國陪太太。
也由此可見,這次的A輪融資,對于易趣公司有多重要了……
因此,就像隋波對左清泉說的,
8848看似來勢洶洶,但對于現在的易趣而言,威脅其實真不算大。
他真正警惕而視為對手的,始終是未來的BAT三家。
在電商領域,最多再加上一個東哥。
沒有人比他更清楚阿里“鐵軍”的戰斗力,騰訊的產品創新力和百度的商業競爭手段。
就算東哥的埋頭苦干,其實也挺恐怖的。
如果說這些對手是真正的大老虎,此刻看起來挺強大的8848,最多算個紙老虎。
就把它當做易趣升級路上的小BOSS,鍛煉一下隊伍吧!
……
不過,市場競爭,無所不用其極,還是要做一些防備措施的。
隋波想來想去,除了正面競爭手段之外,還要小心對手使陰招……
互聯網公司之間的競爭,從來都不乏一些小手段,比如黑客攻擊,潑臟水之類的。
想到這里,他把龐勇叫了進來,討論了關于網絡安全的問題。
關于網絡安全這一塊,隋波其實一直都有所考慮。
尤其是電商平臺這種,涉及到龐大資金流和核心用戶數據的網站,網絡安全更是重中之重。
這個時候國內互聯網剛剛興起,那些活躍在C-FIDO網絡,和開始轉戰到I網絡上的極客們,更多的是各地的電腦發燒友和程序員。
他們自發的破解和復制一些小游戲和DOS等軟件產品,于是誕生了最早的黑客(Hacker),或者說是“竊客”。
這時的黑客(其實應該叫極客),更多的只是分享自由破解的技術樂趣,并沒有太多的攻擊性。
這其中不乏后來成為互聯網圈大佬級的人物,
比如小馬哥、求伯君等,就曾是其中的一員。
到了1997年,著名的黑客組織“綠色兵團”在魔都成立。